[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0922.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无人驾驶 系统 | ||
1.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1)、电源管理模块(2)、电源监控模块(3)、速度检测模块(4)、路径识别模块(5)、故障诊断模块(6)、障碍检测模块(7)、舵机控制模块(8)、电机驱动模块(9)、调试辅助模块(10)、显示模块(11)和语音模块(12),其中,所述处理器(1)分别依次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所述电源监控模块(3)、所述速度检测模块(4)、所述路径识别模块(5)、所述故障诊断模块(6)、所述障碍检测模块(7)、所述舵机控制模块(8)、所述电机驱动模块(9)、所述调试辅助模块(10)、所述显示模块(11)及所述语音模块(12)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分别依次与所述电源监控模块(3)及所述舵机控制模块(8)连接;
其中,所述路径识别模块(5)由依次连接的红外传感器模块(51)、滤波电路模块(52)、A/D转换模块(53)、信息处理模块(54)及执行模块(55)组成,所述障碍检测模块(7)由依次连接的超声波发射电路(71)及超声波接收电路(72)组成;
其中,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71)包括单片机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1、输入端IN1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US-T,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A1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A2与所述输入端IN1连接,所述输入端IN1与所述处理器(1)上的引脚一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A3连接所述电容C1的负极,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A4连接所述电容C1的正极,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A5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A6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A7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及所述电容C3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所述电容C3的正极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器US-T的一端连接,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器US-T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A8与所述电容C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
其中,所述超声波接收电路(72)包括单片机U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输入端IN2和超声波信号接收器US-R,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B1与所述声波信号接收器US-R的一端连接,所述声波信号接收器US-R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负极及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B4连接并接地,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B2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容C5的正极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B3与所述电容C6的正极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B5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B6通过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B7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及所述输入端IN2连接,所述输入端IN2与所述处理器(1)上的引脚二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B8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及电源正极连接,并且,所述超声波信号接收器US-R与所述超声波信号发射器US-T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1)为HT66F50单片机,所述单片机U1为LM386芯片,所述单片机U2为TA8141S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3、所述电容C5及所述电容C6均为电解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均为10μ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3为250μF,所述电容C4为103μ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5为1μF,所述电容C6为3.3μF,所述电容C7为330 pF。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4的阻值均为10 K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的阻值为50 KΩ,所述电阻R3的阻值为200 K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09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