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拱顶下沉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9990.8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明祖涛;曹骞;潘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拱顶 下沉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下沉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各类工程项目的隧道在进行施工掘进时,为确保隧道安全施工,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隧道拱顶下沉监测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拱顶下沉监测通常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法观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光线较暗,尘土较多,对全站仪激光测距影响很大,大大降低监测精度。
实践和研究表明,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用于隧道拱顶下沉监测有较大缺陷,主要体现在数据质量的稳定性较差,粗差出现频率过高,数据可靠性不足,数据分析工作难度增大,常需返工重测,加大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另外数据分析人员也容易对隧道拱顶下沉程度造成误判,造成不必要的施工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拱顶下沉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通过将技术方案中的机械装置与水准测量器相结合,可以灵活、准确、简便地测量隧道拱顶的下沉量数据,能够大大减少测量人员对粗差数据的分析、重测工作,减轻监测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效解决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拱顶下沉测量装置,包括:挂圈、挂钩、第一种长度因瓦合金板、第二种长度因瓦合金板、插销、钢丝、锤球及水准测量器;挂圈固定在隧道顶部,将一第一种长度因瓦合金板的一端用插销与挂钩连接,将其他因瓦合金板以首尾相接的方式用插销连接并保证第二种长度因瓦合金板连接在最下部,将挂钩挂在挂圈上保证两者紧密咬合并保证每次悬挂都是同一位置互相接触,在第二种长度因瓦合金板的下部用钢丝悬挂一锤球保证测量装置的稳定性且保证因瓦合金板均能平行于垂线方向,所有因瓦合金板为无缝连接的,使用水准测量器在不同时刻两次测量第二种长度因瓦合金板得到隧道拱顶的下沉量数据。一种隧道拱顶下沉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挂圈固定在隧道顶部;将一第一种长度因瓦合金板的一端用插销与挂钩连接;将其他因瓦合金板以首尾相接的方式用插销连接并保证第二种长度因瓦合金板连接在最下部;将挂钩挂在挂圈上保证两者紧密咬合并保证每次悬挂都是同一位置互相接触;在第二种长度因瓦合金板的下部用钢丝悬挂一锤球保证测量装置的稳定性且保证因瓦合金板均能平行于垂线方向,所有因瓦合金板为无缝连接的;使用水准测量器在不同时刻两次测量第二种长度的因瓦合金板得到隧道拱顶的下沉量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拱顶下沉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通过将技术方案中的机械装置与水准测量器相结合,可以灵活、准确、简便地测量隧道拱顶的下沉量数据,能够大大减少测量人员对粗差数据的分析、重测工作,减轻监测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隧道拱顶下沉测量装置结构及其在隧道内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长度因瓦合金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隧道拱顶下沉测量方法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文中提到的具体技术细节,如:方法等,仅为使读者更好的理解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本发明仅局限于以下技术细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9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