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气载排放的大气影响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9124.9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熊章辉;朱好;郑伟;王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周敏毅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厂 液态 放射性 流出物 排放 大气 影响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核辐射评价技术领域,涉及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气载排放的大气影响评价方法。所述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厂址地理信息资料、气象资料收集与三维气象场模拟;(2)冷却塔参数收集与烟羽抬升模拟;(3)空腔区与尾流区中烟羽浓度计算;(4)地面浓度场计算。利用本发明的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地考虑冷却塔排放源特征和内陆厂址复杂气象条件对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大气弥散的影响,从而为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通过冷却塔转化为气态排放方案的辐射影响评价提供可靠输入,评价结果满足实际应用对模型适用性和计算结果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辐射评价技术领域,涉及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气载排放的大气影响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一般通过江河湖泊或海洋等受纳水体排放。但是,对于某些内陆厂址,核电厂周围缺乏可接收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江河湖泊,或者虽然核电厂周围有江河湖泊,但江河湖泊水位太低或流量太小,不宜作为受纳水体接收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因此,在这些环境中建设和运行的核电厂可以选择将液态放射性流出物转化为气态形式排放,由周围大气环境来接受放射性流出物。
核电厂将液态放射性流出物以气态形式排放到周围大气环境,必须首先将液态放射性流出物转变为气态放射性流出物,这时可以考虑使用空冷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通过安装在空冷塔内壁的喷雾排放装置雾化后分散到塔内空气中,利用塔内与外界环境比较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风速以及雾化后巨大的气液接触面积,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完全蒸发为气态,并通过空冷塔出风口排入周围大气环境。
但是,采用空冷塔将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转化为气态排放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工程实践,因此,有必要开展一系列的验证试验评价这种排放方式的可行性,尤其是要开展采用空冷塔将液态流出物转化为气态排放的辐射影响评价。
在冷却塔液转气排放中,所有的液态和气态流出物都通过气态方式来排放,因而大气弥散计算是该方案辐射影响评价的关键。由于空冷塔排放源的特殊性,且内陆厂址往往地形和气象条件复杂,小静风频率较高,因此核环境影响评价中通常采用的点源高斯直线烟流模型并不适用于这种复杂条件下冷却塔气载排放的大气弥散计算。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用于冷却塔气载排放的大气弥散影响评价方法,该方法应能够全面地考虑冷却塔排放源特征和内陆厂址复杂气象条件对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大气弥散的影响,从而为液态流出物通过冷却塔转化为气态排放方案的辐射影响评价提供可靠输入,评价结果满足实际应用对模型适用性和计算结果可靠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气载排放的大气影响评价方法,以能够科学和准确的评价该排放方案的辐射影响。
为实现此目的,在基础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气载排放的大气影响评价方法,所述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厂址地理信息资料、气象资料收集与三维气象场模拟:收集厂址区域的地理信息资料和气象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处理输入适宜的模型中,模拟生成核电厂周围的三维气象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9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重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控分离的增强合成视景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