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片材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8397.1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博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纤维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M23/06 | 分类号: | D06M23/06;D06M23/14;D04H1/541;D04H1/46;D04H1/492;D04H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性片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2011年12月23日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110437819.0、发明名称为《功能性片材》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片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先前,在对片材或无纺布赋予斥水性及亲水性功能或MPC(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聚合物等的功能性的情况时,在纤维制造步骤中多采用在熔融挤出时添加功能性树脂的方法或者在纤维加工后利用浸渍法而使其附着于纤维表面等的手法,但在前者的情况时,由于断线的问题而受到添加率的限制或加工温度的限制的情况较多,另外由于改性剂的凝聚等而造成品质的偏差或性能降低。而且,在后者的情况时,存在如下的问题:在其后的无纺布加工步骤中进行梳理(carding)时产生脱落或在热处理步骤中产生性能变化等。
在无纺布加工后,一般情况下利用浸渍法而对无纺布表面进行涂布,然而在此种情况下,虽然可以均匀地附着于无纺布的整个表面,但难以部分性地附着。
由日本专利第4342434号而已知具有表面凹凸结构,凸部为疏水性、凹部为亲水性的纤维片材,该纤维片材进行了硅酮系油剂(疏水剂)的涂布方法以使其亲水性的程度从所述凸部的顶部侧向该凸部的底部连续性变高,因此亲水性部位与疏水性部位的边界并不明显,疏水性部位的功能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部分地附着改性剂而所得的功能性片材。
本发明人等人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反复进行锐意研究,其结果发现:使用具有多个开孔的面状体对包含纤维层的片材进行遮蔽,使改性剂附着于该开孔部所露出的片材区域,由此可均匀且准确地散布改性剂,可知特别适于仅仅在形成有散布的凸状的部位选择性地、均匀地、且准确地附着改性剂的情况,从而解决所述问题,基于该发现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构成。
(1)一种功能性片材,其是用具有多个开孔的面状体对在表面包含至少1层纤维层的片材的表面进行遮蔽,自面状体侧涂布改性剂溶液,由此在面状体的开孔部所露出的片材表面的整个面上附着改性剂而得。
(2)根据上述第(1)项所述的功能性片材,其中,具有多个开孔的面状体的1个孔的开孔面积为0.75mm2~175mm2的范围。
(3)根据上述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功能性片材,其中,涂布改性剂溶液的方法是喷雾改性剂溶液的方法或用接触辊涂布改性剂溶液的方法。
(4)根据上述第(1)项至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片材,其中,纤维层是纤维网或无纺布。
(5)根据上述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片材,其中,改性剂附着部位在表面纤维层中形成凸部,改性剂非附着部形成平坦部。
(6)根据上述第(5)项所述的功能性片材,其中,其是利用具有多个开孔的面状体挤压片材表面的纤维层,在挤压面状体的纤维层的部分形成平坦部,在相当于面状体的开孔部的纤维层的部分形成凸部,且在面状体的开孔部所露出的片材表面附着改性剂而所得。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片材中,均匀且准确地散布附着有改性剂。而且,特别是仅仅在形成有散布的凸状的部位选择性地更均匀且准确地附着有改性剂。在附着有改性剂的部位中均匀地附着,附着浓度的偏差少,且在不打算附着改性剂的部位可基本完全地阻止改性剂的附着,因此附着部位与非附着部位的区别变明确(改性剂的附着部位与非附着部位具有边界地存在),变得更容易明了地表现出功能性差。表现出与在遍布片材的一个面均匀地附着有改性剂的情况不同的效果,且特别是当附着部形成凸部时其效果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多个开孔的面状体的一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a、b、c:上部开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于本发明中,使具有多个开孔的面状体密接于片材上而对片材进行遮蔽,附着改性剂而获得部分性地附着有改性剂的片材。
作为片材,可例示纤维网、无纺布、纺织品等纤维层以及将选自该些纤维层中的2种以上积层而成的积层品、以及这些纤维层中的至少1种与薄膜积层而成的积层品等。为了形成如后所述的凸状,优选为具有应力变形性的片材。特别优选为纤维网、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纤维株式会社,未经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纤维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