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负重平移的错位双杠式转轴组合千斤顶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86434.5 | 申请日: | 2017-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明龙 |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F16L1/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重 平移 错位 双杠 转轴 组合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千斤顶,尤其是一种可负重平移的错位双杠式转轴组合千斤顶。
背景技术:
因目前尚无可负重平移的千斤顶,故在进行某些规格的地下排水管道的水泥预制管铺设时,要六、七名精壮技工依靠滑轮组加撬杠操作,有时两节管子的对接口稍有偏离,就要重新撬移管子的水平位置再度试接,往往一个组接要如此反复多次方能成功,十分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提高相关工程的施工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负重平移的错位双杠式转轴组合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这种千斤顶由一套基架组合和一套力臂组合外加一条缆绳组成;基架组合中有一个俯视呈长方形、侧视呈仰卧“7”字形的底盘和两块焊接于所述“7”字形体尾段上侧两边沿的展翼形角钢构件,所述“7”字形体的头端一侧有一只向上竖立的绞盘,绞盘的轴与所述“7”字形体的尾体成平行状态,在所述“7”字形体尾体上的展翼形角钢构件与所述绞盘之间的上平面的两边沿上设有两条错位而立的梁架式转轴,在所述两块展翼形角钢构件靠近所述梁架式转轴处一端的立面上设有相对应的“U”字形立式凹口,在两块展翼形角钢构件的四只外伸直角的下侧各设一只万向轮;力臂组合是一个俯视呈长方形、侧视呈向上折成一个钝角的板块状构体,所述板块状构体的头端前侧立面上设有一根向前平伸的螺钉状传缆杆,在所述板块状构体的两横侧底沿的钝角处各设有一只向本侧外伸展的圆轴;力臂组合通过其结构上的圆轴搁置于基架组合上的“U”字形立式凹口中,将一条缆绳的一头栓定于梁架式转轴上离螺钉状传缆杆最近处梁架式转轴上,余下缆绳先越过传缆杆的上侧再引至设置于底盘另一侧的梁架式转轴外侧,从其底侧绕过再引向对侧的第二根转轴上,依此来回缠绕至最后一端随后缠绕于绞盘圆周上。
本发明用如下方法实施:1、用钢材制作基架组合,先用一块长80cm、宽22cm、厚2cm的钢板作底盘基底,在所述基底的一头上侧面的左半区顺基底的纵长走势焊接两块钢板,所述钢板高20cm、宽10cm、厚1cm,两钢板相距15cm,在每块钢板的横宽面垂直中线上距钢板上沿5cm处设一个直径1.5cm的横穿洞孔,在两块钢板的夹间内设置一只长14.8cm、粗10cm的绞盘,绞盘的轴与所述基底的纵长呈平行态势,接着在所述基底上设置有绞盘的一侧边沿从绞盘的内侧朝向本基底的另一头设置一条长34cm、粗1.5cm的梁架式转轴,转轴的外圈最低位离基底板上表面1.5cm,再在所设转轴对侧的基底边沿上按已设转轴相同的规格设置一根向绞盘的一侧伸出4cm的梁架式转轴;在所述基底的后段上侧面两边沿各焊接一块长26cm、宽高均为3.5cm、厚1cm的角钢形构体,两块角钢形构体以“7”字形态相背而立,两者的后背间留出一条宽20cm的沟槽,在所述两块角钢形构体靠近所述转轴设立区一侧的立面上各设一个宽1.5cm、高3cm的“U”字形立式凹口,最后在所述两块角钢形构体的上部平板体的每只外展直角间下侧各装置一只万向轮,万向轮的最低位比基底的最低位低0.5cm;2、用钢材制作力臂组合,力臂组合为一只俯视呈长方形,侧视为一个上翘成137°钝角状的板构,其统一厚度为3cm,宽度为19.8cm,其折成钝角处的前侧段长4cm,后侧段长25cm,在所述前侧段的正侧面近上沿正中部位设置一只平展伸出的、长3cm、粗1cm的螺钉式传缆杆,在折成钝角处的构体两侧近底区块各设一截向侧外水平伸展的、粗1.49cm、长1cm的圆轴,将后侧段的末端打造成下倾斜43°的坡面。将力臂组合通过圆轴组合于基架组合的“U”字形立式凹口中,再将一条缆绳的一头栓定于底盘上距传缆杆最近的转轴上,余下缆绳先越过传缆杆的上侧再引至设置于基底另一侧的转轴外侧再从其底侧绕过而后引向对侧的转轴上,如此来回缠绕至最后端随后缠绕于绞盘圆周上。本发明的技术优势是,可将本千斤顶置于距地面不超过7cm的水泥预制管下侧,将水泥预制管的头端抬升4.5cm以内并可作负重平移,可凭两名操作工将水泥预制管的送接端精准而轻松地一次送到位,能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基架组合部分结构图;图2为力臂组合效果图;图3为本发明非应用状态图;图4为本发明应用状态图。图中,1是展翼形体上侧平面,2是万向轮组装口,3是万向轮球形轮,4是“U”字形凹口,5是转轴,6是绞盘圆周,7是力臂坡面,8是圆轴,9是传缆杆,10是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将图2所示的力臂组合通过圆轴8置于图1所示的基架上所设的“U”字形凹口4中,将缆绳10的一头栓于转轴5上距传缆杆9最近的一端,余下缆绳先越过传缆杆9的上侧再引至设置于底盘另一侧的转轴上并从其底侧绕过再引向对侧的转轴上,如此来回缠绕,最后缠绕到绞盘圆周6上。应用时,将本发明的力臂的坡面7从准备送接的水泥预制管的横侧推至该管体的送接端下侧最低位处,卡紧后摇动绞盘上的把手将缆绳缠拉至绞盘上而使力臂的坡面7顶着相关水泥预制管抬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明龙,未经朱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6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血站自动化冷库用的堆垛机
- 下一篇:一种绳排伸缩高空传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