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6389.3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定位 销敲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
背景技术
定位销在机械中十分常用,由于其与孔的连接常采用过盈配合或者过渡配合,因此其安装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装入孔内。在工厂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榔头敲击的方式,此时,由于人手持定位销进行敲击,容易砸到手,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此机构安装定位销不会砸到手,减小了安全风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其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中心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相配合并可移动连接的导向杆、连接于所述导向杆一端的配重块,所述定位销可装入所述导向筒内。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相配合的冲击头。
所述冲击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相配合的第一导向部。
所述导向筒中心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相通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直径。
所述冲击头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
所述导向杆设置有沿所述导向杆径向设置的限位销,所述导向筒表面开设有贯通的导向槽,所述限位销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
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导向杆焊连。
所述配重块下部设置有便于人手施力的凸缘。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可以防止安装定位销时砸到手,提高了安全性,而且使用方便,定位销安装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对应于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定位销敲入机构,其包括导向筒1、导向杆2、冲击头3和配重块4。
导向筒1中心开设有第一导向孔5和与第一导向孔5相通的第二导向孔7,第二导向孔7的直径小于第一导向孔5的直径,略大于待安装的定位销11的直径。导向杆2与第一导向孔5相配合,其可在所述第一导向孔5中自由移动。
导向杆2设置有限位销8,限位销8沿导向杆2径向设置,两头突出于导向杆2的外表面,导向筒1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导向槽9,导向槽9与限位销8配合,限位销8可在导向槽9中移动,并由导向槽9限制限位销8的移动距离,防止导向杆2从导向筒1中脱落。
导向杆2的一头与配重块4相连,优选为焊连以保证其连接强度。冲击头3包括与第一导向孔5配合的第一导向部6以及与第二导向孔7配合的第二导向部10,冲击头3可在导向筒1内自由移动。冲击头3由于经常受到冲击,因此容易损坏,采用其与导向杆2分离式设计,可以方便的更换,无需更换整个导向杆,可节约成本。
为便于人手施力,配重块4下部还设有凸缘4a。
如图2所示,使用时,先将定位销11对准需要安装的安装孔13,然后将本敲入机构的第二导向孔7套入定位销11,一手持导向筒1保持当前位置,一手提起配重块4至高位然后向下压,靠导向杆3对冲击头3施加的冲击力将定位销11敲入安装孔13中。由于使用过程中无需使用榔头等敲击,因此不存在砸到手的风险,而且导向筒1下部可与工件表面12定位,使定位销能垂直敲入,保证了定位销的安装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自冲击式定位销敲入机构可以防止安装定位销时砸到手,提高了安全性,而且使用方便,定位销安装精度高。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6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