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湿热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5944.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3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涂木林;黄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艾精密工业输送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6 | 分类号: | C09J175/06;C09J175/04;C09J11/08;C08G18/61;C08G18/42;C08G18/44;C08G18/12;C08G18/32;C08G18/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热 超支 化聚硅氧烷 改性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将聚酯多元醇20~100份,超支化聚硅氧烷1~40份真空脱水后,在惰性气氛下或抽真空除水状态下,加入异氰酸酯25~80份在50‑100℃反应0.5~8小时,取样分析NCO%含量达到设定值1.5~10%后,降温后密闭冲氮保存,即得到甲组分;按重量份将扩链剂1~10份,偶联剂0~5份,增粘树脂0~10份真空脱水后,加入催化剂0.1~5份共混均匀后组成乙组份;甲组分在熔化后降温至50‑90℃,和乙组分按官能团摩尔比NCO/OH=0.8~1.8:1比例混合即得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胶黏剂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得到具有低粘度,耐高温、耐水性等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湿热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PU)胶粘剂通常由含活泼氢甲组分和含-NCO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乙组分组成,两组分混合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粘接,具有固化速率可调和性能可设计等优点,应用广泛。为达到粘接强度较高的目标,常需分子量较大的聚氨酯预聚体,从而两组分混合时粘度变大,不易涂布,为了改善可操作性,常需添加溶剂,目前国内生产的PU胶粘剂主要是溶剂型为主,对环保不利。
另外,聚氨酯胶黏剂的软段为聚醚或聚酯链段,耐热性和耐水性较差,在高温或湿热的环境下使用时受到限制。
聚硅氧烷是一类以Si-O-Si键为主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韧性、耐酸耐碱性、耐候性、憎水性及绝缘性。带有活性端基(-OH,-NH2)聚硅氧烷与端异氰酸酯基的化台物或预聚体通过加成聚合和扩链反应,制成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耐高温和耐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应用于涂料、生物医学、聚合物电解液和膜材料等方面。但是,聚硅氧烷分子量越大,其粘度越大,与其他反应基体相容性越差,反应难度增加。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具有高度支化和不规则准三维球形结构的大分子,具有大量活性端基和大量的分子内空隙,独特的结构赋予其较低的粘度和良好的溶解性。利用超支化技术合成的聚硅氧烷,兼具两者的优点,粘度较聚硅氧烷的更低,在树脂增韧及功能改性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双组分PU胶粘剂耐热性和耐水性不足,本发明以期利用超支化聚硅氧烷的特性,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无溶剂的双组分PU胶粘剂的生产技术,获得具有良好粘结强度,低粘度、以及耐热性、耐低温性和耐水性等性能优良的新型胶粘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低粘度,耐高温、耐水性等综合性能优良的的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湿热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胶黏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份:
聚酯多元醇20~100份,
超支化聚硅氧烷1~40份,
异氰酸酯25~80份,
扩链剂1~10份,
偶联剂0~5份,
增粘树脂0~10份,
催化剂0.1~5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胶黏剂的原料优选以下组分和重量份:
聚酯多元醇30~80份,
超支化聚硅氧烷10~40份,
异氰酸酯30~60份,
扩链剂2~6份,
偶联剂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艾精密工业输送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艾精密工业输送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5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