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照明电源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5691.7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家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家雄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5B37/02 |
代理公司: | 郴州大天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2 | 代理人: | 徐起堂 |
地址: | 424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照明 电源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照明电源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生活一天也离不开电灯照明,尤其是居家室内照明。目前,室内照明的控制主要采用手动开关,电灯的开和关必须人工手动控制,不能实现自动控制,虽然简单,但不够方便,更不智能。而且,手动开关经常用手触摸,也容易传播病菌,造成交叉感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在一些过道也有采用声控或者触摸的照明开关,以实现照明自动控制。但是,这种开关都是具备延时功能,即灯亮一定时间即自动关闭。显然,这类开关不适合居家室内照明。
为了实现居家室内照明自动控制,也有采用单片机控制的照明开关,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是采用遥控方式,还是不够方便。
现在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室内照明电源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居家室内照明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绿色环保的室内照明电源智能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室内照明电源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电源开启控制电路、电源断开控制电路、维持电路和驱动电路;
所述发射电路通过红外线信号分别与电源开启控制电路、电源断开控制电路连接,以将人员进入室内的信号传给电源开启控制电路、将人员从室内走出的信号传给电源断开控制电路;
所述电源开启控制电路与维持电路电连接,以将开启照明电源的信号传给维持电路电;
所述电源断开控制电路与维持电路电连接,以将断开照明电源的信号传给维持电路电;
所述维持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以将开启或断开照明电源的信号传给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与室内照明电源电路控制连接,以控制室内照明电源开或关。
作为优选,所述发射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三极管QA、三极管QB、红外发光二极管VD1和红外发光二极管VD2;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1脚与14脚通过电阻R17连接,1脚与2脚通过电阻R18连接,2脚与6脚连接并通过电容C4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3脚通过电容C5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4脚与9脚连接,5脚通过电容C8连接三极管QA的基极,7脚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8脚与12脚连接并通过电容C6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10脚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11脚通过电容C7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12脚与13脚通过电阻R20连接,13脚通过电阻R19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14脚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A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集电极通过电阻R22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B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A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集电极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VD2、红外发光二极管VD1和电阻R23依次串联连接于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A的基极通过电阻R21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开启控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元件IRM1、三极管Q1、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VD3、光敏电阻RL1、三极管Q3和继电器J1;所述红外接收元件IRM1的3和2脚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其1脚通过电容C1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其集电极通过电阻R2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其集电极通过发光二极管VD3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发光二极管VD3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光敏电阻RL1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另一端通过电阻R5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并通过二极管D1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1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VD3与光敏电阻RL1对应设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阻;发光二极管VD3的正极通过电阻R4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3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家雄,未经彭家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5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