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4973.5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碧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碧潞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废水 净化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
现有技术中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处理过程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不能完全去除,存在安全隐患。
2、处理过程中污泥容易造成反应池之间的连接管道的堵塞,容易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设备,包括本体、预反应池、pH调节池、厌氧反应池、中和池、好氧反应池和回收池,所述本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预反应池,所述本体的外侧侧端靠近预反应池顶端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废水入口,所述本体的顶端在预反应池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与预反应池连通的反应剂放置槽,所述本体的内部在预反应池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污泥收集槽,所述污泥收集槽与预反应池的底端连通,所述pH调节池固定设置在本体的内侧靠近预反应池的位置,所述预反应池靠近pH调节池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预反应池的侧端与pH调节池的顶端通过第一水泵连通,所述本体的外侧在pH调节池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与pH调节池顶端连通的调节剂放置槽,所述本体的内部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厌氧反应池、中和池和好氧反应池,所述本体的外侧靠近厌氧反应池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pH调节池的内侧与厌氧反应池之间通过第二水泵连通,所述厌氧反应池与中和池之间连通,所述中和池和好氧反应池之间连通,所述本体的内侧在好氧反应池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沉降槽,所述本体的外侧靠近沉降槽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回收池,所述沉降槽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与本体外侧连通的排渣口。
优选的,所述废水入口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机械格栅。
优选的,所述反应剂放置槽内部放置有氢氧化钠、氯化钙和的聚丙烯酰胺的混合液。
优选的,所述调节剂放置槽内部放置有低浓度氯化氢酸液。
优选的,所述pH调节池的内部侧通过固定设置在pH调节池内侧的轴承座转动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本体的内侧在pH调节池的下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桨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厌氧反应池的底部存留有大量厌氧污泥,所述本体的外侧靠近厌氧反应池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与厌氧反应池侧端连通的厌氧生物助剂添加槽。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侧端在靠近中和池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氢氧化钠槽,所述氢氧化钠槽与中和池之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好氧反应池内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吸附有好氧微生物的生物填料层。
优选的,所述回收池的内侧中间固定设置有过滤网层,所述回收池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厌氧反应池、中和池和好氧反应池相互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设置厌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的底部存留有大量厌氧污泥,废水通过污泥层时,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沼气,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一次分解,然后通过中和池在进入好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内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吸附有好氧微生物的生物填料层,利用吸附在生物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膜的新陈代谢活动,二次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完全处理,经济实用。
2、通过在预反应池的底侧设置有污泥收集槽,在好氧反应池的底侧设置有沉降槽,从而使得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能分批次进行,避免废水处理过程中发生连接管道堵塞的情况,降低了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碧潞,未经朱碧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