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循环发动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4506.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强;胡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循环发动机 非线性预测控制 最小方差控制器 标准形式 控制性能 设计参数 非线性预测 最优控制器 对比分析 模型框图 最小方差 建模 评估 | ||
1.一种变循环发动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变循环发动机模型框图的标准形式;
步骤2:针对标准形式获得非线性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器;
步骤3:评估非线性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器各设计参数对变循环发动机控制性能的影响;
步骤4:对比分析确定最优控制器设计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循环发动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针对需要设计的变循环发动机,将其非线性特征用一个算子W1k表示,然后用一线性状态空间模型表达传感器模型,得到变循环发动机模型框图的标准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循环发动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考虑干扰、噪声、时滞同时存在情况下的系统模型,通过优化相应的性能指标,获得非线性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循环发动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所获得的非线性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器含有预测步长、控制权重和时滞权重三个设计参数,对三个参数取不同的值则对应不同的控制性能,从而衡量了控制参数对变循环发动机控制性能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循环发动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
在步骤2获得发动机非线性预测广义最小方差最优控制律以及相应的实现方式基础上,展开对所设计出的最优控制律中的可调节参数FckN、-Λ2和N对变循环发动机控制性能的影响分析;其中N为预测步长,其决定了需要使用非线性算子的模块个数;Λ2为各控制变量在性能指标中的权重;FckN为考虑系统时滞的控制权重,最优控制律设计将围绕上述三个变量选取而展开,设计思路整理如下:
(1)预测步长N
预测步长N在性能指标中有所体现,其值越大,则需要使用非线性算子的模块的个数越多,同样也增加了设计中的计算量,为了减少计算量,往往把预测步长N取N=1,N越小则系统呈现出越大的阻尼;
(2)控制变量权重Λ2
Λ2表示各个控制变量在性能指标中的权重,其元素大小决定各控制变量的惩罚效果,其值体现性能指标对误差方差的重视程度:其每个元素都较小时,说明性能指标以误差为主导,不考虑控制代价;其每个元素都较大时,则表示性能指标以控制代价为主导;将Λ2选取为λ×diag(a,b,c),选定特定的a,b,c值后,通过调节λ来确定最终的Λ2值;
(3)系统时滞的控制权重FckN
在广义预测控制领域,FckN值决定了最优控制律的性能,通常采取的策略是:首先采用PID控制方法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并保持一定的控制精度,此时能获得一组PID参数CPID(z-1),于是可将FckN设置为CPID(z-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循环发动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针对PID控制器,在步骤3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组合,以获得变循环发动机控制性能的提升,确定最终的控制参数或者给出不同的备选方案,最终完成控制器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5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