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模型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3908.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泛华工装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7/02;C08L93/02;C08L9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刘东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模型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模型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模型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 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塑胶模具的用途很广,塑胶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现在新产品的发布都会涉及到塑料。我 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 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 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 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 模具,以及塑胶模具。但是现有的塑胶模具以及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的塑胶 生产过程中由于液体冷却过快,而内部的粘度较小而导致塑胶容易产生缝隙或破裂,从而 导致塑胶产品劣质,如果是玩具等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作为工业器件,容易引起漏电或爆 炸等重要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由于塑胶内部的材料粘度过小而导致冷却过程中容 易产生缝隙进而导致后续产品使用容易引发事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塑胶模型及制 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胶模型,包括以下重量份:
聚氯乙烯均一粉30~35、聚氯乙烯乳化粉40~50、塑胶油12~20、硬油1~8、降黏 剂2~5、安定剂1~2、脱模剂0.5~1、木质纤维1~3、虫胶0.5~1。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塑胶模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重,按重量比称取聚氯乙烯均一粉30~35、聚氯乙烯乳化粉40~50、塑胶 油12~20、硬油1~8、降黏剂2~5、安定剂1~2、脱模剂0.5~1、木质纤维1~3、虫胶 0.5~1;
步骤2:混色,将原料依次放入不同的混料槽内,搅拌直至混合原料塑化成浆状;
步骤3:上色,分别向混合原料中加入不同的色剂,搅拌,得到不同颜色的塑化浆料;
步骤4:取料,根据需要取出所需颜色的浆料放入模具的空腔中;
步骤5:设置盐槽和水槽,在盐槽中加入硝酸钾和亚硝酸钠的混合物,加热盐槽到200℃, 在水槽中放入自来水;
步骤6:将装有浆料的模具放入盐槽中加热,直至所有浆料熔融后,取出,将模具倒扣, 将部分多余熔融浆料流出回收;可以多次重复此步骤直至达到需要的厚度;
步骤7:将加热后的模具放入常温水槽中,快速冷却至80~100℃使已煮熟的塑胶模具 加速定型,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至65~75℃,然后将已经成型的塑胶模具拉出,脱模;
步骤8:剪掉角料,冷却至室温后,用水清洗,除掉油污后晒干,制得塑胶模型。
具体地,所述硝酸钾与所述亚硝酸钠的重量比为1:0.8~1.2。
具体地,所述步骤8中的冷却为自然冷却或吹风冷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通过在原有的塑胶模具生产原料中增加了木质纤维以及虫胶,木质纤维可以 提高塑胶的质感,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木质纤维可以在模具腔中形成网,而虫胶粘性较大, 从而将整个模具粘成一张网,从而提高塑胶模具的内部粘度,增加内部的抱合力,从而解 决了塑胶内部的材料粘度过小而导致冷却过程中容易产生缝隙的问题,提高了塑胶生产的 整体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 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塑胶模型,包括以下重量份:
聚氯乙烯均一粉30~35、聚氯乙烯乳化粉40~50、塑胶油12~20、硬油1~8、降黏 剂2~5、安定剂1~2、脱模剂0.5~1、木质纤维1~3、虫胶0.5~1。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塑胶模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重,按重量比称取聚氯乙烯均一粉30~35、聚氯乙烯乳化粉40~50、塑胶 油12~20、硬油1~8、降黏剂2~5、安定剂1~2、脱模剂0.5~1、木质纤维1~3、虫胶 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泛华工装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雅安泛华工装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3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