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IP4基因在调控植物倒伏性状和抗病性状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3038.7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4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奕华;张保才;张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A01H5/00;A01H6/46;C12N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张立娜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ip4 基因 调控 植物 倒伏 性状 抗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IP4基因在调控植物倒伏性状和抗病性状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IIP4蛋白或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倒伏性状和抗病性状中的应用;所述IIP4蛋白如SEQ ID No.1所示,或将SEQ ID No.1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且具相同功能,或与SEQ ID No.1具80%以上同源性且具相同功能,或在SEQ ID No.1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且具相同功能。iip4突变体茎秆次生壁厚度显著增加,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机械强度增加,可用于改良水稻抗倒伏性和增加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将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有助于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具重要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IIP4基因在调控植物倒伏性状和抗病性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在植物形态结构建成、机械支撑、抵御外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水分和营养成分运输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壁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中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中间层是两个相邻细胞间的一层薄膜,主要含有果胶,起粘连作用。初生壁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为细胞提供必要的保护,主要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酶类和蛋白质等成分。次生壁是细胞在停止伸长和扩张后,在初生壁内侧大量沉积细胞壁成分而形成,主要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次生壁具有疏水性,机械强度更高,在植物直立生长、水分长距离运输、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次生壁的合成过程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其结构和成分非常复杂,涉及多条代谢途径和上千个基因的参与,在植物体内受到严格调控。因此研究植物次生壁合成的调控机制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抗倒伏、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次生壁的合成将直接影响其农艺性状,解析次生壁合成的调控机制是对水稻抗倒伏、抗病性等农艺性状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
次生壁机械强度较高,能为植物直立生长提供机械支撑力。水稻倒伏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之一,会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第一次“绿色革命”矮化育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倒伏问题,但是这种方法整体上减小了生物量,在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中存在局限性。因此,探索抗倒伏的新途径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增加次生壁厚度,增强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是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效途径。
同时,次生壁还是植物对抗外界病原菌的天然屏障,次生壁增厚还有可能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中重要的病害,常常造成水稻的大面积减产。二者的致病机理不同,前者由细菌病害引起,后者由真菌侵染造成。尽管已经鉴定出了一些相应的抗病基因,但这些基因往往具有病菌生理小种特异性,在广谱抗病水稻材料育种中应用起来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通过增加次生壁厚度,是提高水稻广谱抗病性的一种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IP4蛋白或其编码基因的新用途。
本发明所提供的IIP4蛋白或其编码基因的新用途,具体为:IIP4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抗倒伏性和/或调控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所述IIP4蛋白具体可为如下(A1)-(A4)任一所示蛋白质:
(A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蛋白质;
(A2)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3)与(A1)-(A2)中任一所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上、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4)在(A1)-(A3)中任一所限定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3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