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2906.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涛;粱任龙;刘新烁;鲍中斌;陈锦昌;董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8 | 分类号: | A01N47/38;A01N43/5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陈悦军 |
地址: | 52387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组合物 叶斑病 咪鲜胺 氟苯 酰胺 锈病 白粉病 稻瘟病 禾谷类作物 水稻纹枯病 瓜果蔬菜 增效作用 菌核病 枯萎病 炭疽病 纹枯病 防治 应用 表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和制剂适用于禾谷类作物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稻瘟病、瓜果蔬菜炭疽病或叶斑病的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苯醚酰胺(开发代号:Y13149)为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卓越防效,同时对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具有高效杀菌活性。氟苯醚酰胺具有内吸传导性,并具有耐雨水冲淋、用量低(5~7克/亩)、成本低(<20万元/吨)等特点。其防效及成本明显优于同类产品噻呋酰胺。氟苯醚酰胺结构式为
咪鲜胺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虽不具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壁受到干扰,对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防效极佳。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对禾谷类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咪鲜胺结构式:
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菌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耐抗药性真菌发展等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真菌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菌剂复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含有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高效农药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稻瘟病、瓜果蔬菜炭疽病、叶斑病等。该杀菌组合物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成本低、残留低,对人、畜、环境等安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
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10∶10~1。
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10:5~1。
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5∶5~1。
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10∶1。
优选地,杀菌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5~10∶1。
具体地,杀菌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1、1∶3、1∶5、1∶9、1∶10、1.67∶1、2∶1、3∶1、5∶1、6∶1、9∶1或10∶1。
进一步地,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1~80质量%。
进一步地,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10~60质量%。
优选地,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20~40质量%。
更优选地,氟苯醚酰胺与咪鲜胺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22质量%或30质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外,通常还含有农药上常用的辅助剂。其中辅助剂可以是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稳定剂等,根据需要可适当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2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草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吡虫啉和农用链霉素混合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