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2599.5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柴雅聪;石伟;吉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威奕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255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悬置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结构与液压悬置,本发明的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包括皮碗、皮碗骨架及流道组件;于皮碗中形成有下液室,并环下液室形成有流道;皮碗骨架呈环状且与皮碗一体硫化固连,皮碗骨架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皮碗外周侧外凸设置的安装面,并可构成对流道的的刚性支撑;流道组件扣置于皮碗上,可形成对下液室及流道的封盖,于流道组件内容置有解耦膜,在流道组件上设有阻尼孔,于流道组件上还形成有贯穿至流道的连通口。本发明的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可不必通过旋铆方式进行流道结构的装配,能够避免流道结构发生漏液,提升流道结构密封性,并能够提高悬置产品的一致性,而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液压悬置流道结构的液压悬置。
背景技术
现代车辆设计中,发动机均为采用悬置支撑安装,利用悬置可固定并支撑动力总成,可承受动力总成内部因发动机旋转和平移质量而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及力矩,可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作用于动力总成上的动态力,还可隔离由于发动机激励而引起的车架或车身的振动,以及隔离由于路面不平及车轮受路面冲击而引起的车身振动向动力总成的传递。
现有的发动机悬置主要有橡胶悬置、空气弹簧悬置、液压悬置、半主动和主动悬置等几种形式。针对于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液压悬置,悬置内的流道组件均是通过旋铆方式进行固定,旋铆过程中容易导致流道组件变形,使得阻尼液在悬置上、下液室流动中发生漏液,而会使悬置阻尼性能出现较大的波动。此外,现有流道组件的旋铆装配方式,也存在因旋铆精度不易控制,而使得悬置产品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结构,以可不通过旋铆方式进行装配,而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其包括:
皮碗,于所述皮碗的中部形成有敞口布置的下液室,并环所述下液室形成有一端与所述下液室连通的流道;
皮碗骨架,呈环状,且与所述皮碗一体硫化固连,所述皮碗骨架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所述皮碗外周侧外凸设置的安装面,并可构成对所述流道的两侧壁的刚性支撑;
流道组件,扣置于所述皮碗上,以可形成对所述下液室的敞口及所述流道的封盖,于所述流道组件内容置有解耦膜,在所述流道组件上、于所述解耦膜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阻尼孔,且其一侧的所述阻尼孔与所述下液室连通,并于所述流道组件上还形成有贯穿至所述流道另一端的连通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液室底部的中心部分被构造为向所述流道组件一侧凸出。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呈螺旋状。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流道组件,在所述皮碗上形成有呈环状的卡槽,所述流道组件的边沿嵌设于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的,于所述皮碗和所述流道组件之间设有对所述流道组件相对于所述皮碗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包括于所述皮碗上外凸设置的定位块,以及形成于所述流道组件上的、可套设于所述定位块上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口为沿所述流道组件的边缘布置的弧形,所述定位孔为对称设置于所述连通口两端的两个。
进一步的,在所述皮碗骨架上设有贯穿至所述皮碗中、以与所述流道连通的注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组件包括相扣合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所述解耦膜容置于所述上流道板与所述下流道板之间,所述阻尼孔分别形成于所述上流道板及所述下流道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威奕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威奕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2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浸油碳刷
- 下一篇:宽频隔振装置及隔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