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均质层状结构工业纯钛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2464.9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雍鹏凌;李玉胜;黄照文;李建生;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C22F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均质 层状 结构 工业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质层状结构工业纯钛的制备方法,属于工业纯钛制造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厚度为10~15mm的工业纯钛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得到平均晶粒尺寸为70μm的均匀组织;接着对其进行80~90%的冷轧处理,形成传统的带状冷轧组织;最后在450~500℃条件下对其进行5~60min的不完全再结晶退火处理,制备出非均质层状结构工业纯钛。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种结构的工业纯钛具有550~660MPa的屈服强度和630~750MPa的抗拉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其均匀延伸率能≥4%,并且断裂延伸率可以≥15%。这种非均质层状结构工业纯钛解决了工业纯钛强度较低问题,并同时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改善了工业纯钛强塑性匹配性能,便于工业化应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纯钛的制备领域,具体的指一种非均质层状结构工业纯钛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及其合金因其高强度和极好的耐腐蚀性,在众多金属中有最高的比强度,其比强度是不锈钢的3.5倍,铝合金基体的1.3倍,镁合金的1.7倍,随着钛合金的开发研制、钛在民用工业中的应用将成倍增加,特别是在造船、汽车制造、化工、电子、海洋开发、生物医学、海水淡化、地热发电、排污防腐等民用领域将获得广泛的应用。纯钛与钛合金相比不含有Al,V等对人体有害元素,日益受到关注。但同时工业纯钛的强度较钛合金而言强度较低,很难满足工业需求。因此,提高工业纯钛的强度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塑性和延展性成为工业纯钛是否能够广泛应用的关键。
剧烈塑性变形(SPD)可以有效的细化晶粒从而达到提高强度的效果,常用的SPD工艺包括高压扭转(HPT),等通道径角挤压(ECAP)以及反复叠轧(ABR)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大程度上提高工业纯钛的强度,但随之而来的是其延展性和加工硬化率的降低。因此,改善强塑性匹配对于工业纯钛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金属材料的非均质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梯度结构、双峰结构、谐波结构以及非均质层状结构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塑性匹配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在材料中引入了应变梯度和软硬界面,在变形的过程中细化的晶粒以及背应力提高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同时,软硬界面处大量增殖的几何必须位错增强了材料的拉伸塑性。
现有的方法中,Wu等人采用异步轧制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非均质层状结构的工业纯钛,其强度最高能接近1000MPa,均匀延伸率达到9%,但是该方法制备出来的非均质工业纯钛厚度尺寸为微米尺度,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而传统的轧制与后续不完全再结晶退火处理能有效地实现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对各种常规工程金属材料均具有普适性,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粗晶态工业纯钛强度低而超细晶/纳米晶态工业纯钛塑性极低这一矛盾,提出了一种非均质层状结构工业纯钛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均质层状结构工业纯钛的制备方法,所使用的工业纯钛的化学成分(wt.%)为:0.15O,0.01N,0.01C,0.03Fe,其余为Ti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具体步骤如下:
(1)均匀化退火处理
将10~15mm厚的工业纯钛在管式真空退火炉中750℃下保温2h,得到均匀化组织,其平均晶粒尺寸为70μm。
(2)冷轧处理
将均匀化退火处理后的工业纯钛钛板表面用砂纸打磨后,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冷轧处理,原始板材厚度为10~15mm,轧制后为1~3mm,每道次扎下量为0.3~0.5mm,总轧制压下量为80~90%。
(3)不完全再结晶退火处理
将管式真空退火炉加热到450~500℃,再将保温箱移到样品处,进行5~60min的保温退火处理,随后采用空冷方式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24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