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相法静电挂涂超滤膜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1742.9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弘过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8B1/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柱 抽气管道 固定平面 超滤膜 固定端 生产装置 左右移动 静电 上表面 液压缸 滑槽 清扫 生产 滚筒表面 设计结构 抽气泵 清扫刷 总机架 粉尘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相法静电挂涂超滤膜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属于超滤膜生产领域。所述总机架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方安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下方安装有抽气管道固定平面,所述抽气管道固定平面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伸缩柱固定端滑槽,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柱固定端,所述伸缩柱固定端安装在伸缩柱固定端滑槽的内部,所述抽气管道固定平面上表面的右侧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管道固定平面的下方安装有抽气管道。生产时,当粉尘清扫刷对超滤膜生产滚筒表面进行清理时,抽气管道也同时左右移动对灰尘进行吸收,使清扫更加彻底。本发明新颖独特,借助左右移动的设计结构,解决了清扫不干净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相法静电挂涂超滤膜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属于超滤膜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1微米以下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超滤膜的工业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生物制品、医药制品以及食品工业中;还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装置。超滤膜的结构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没有皮层,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样的,属于深层过滤;后者具有较致密的表层和以指状结构为主的底层,表层厚度为0.1微米或更小,并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层厚度为200~250微米,属于表层过滤。工业使用的超滤膜一般为非对称膜。超滤膜的膜材料主要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目前已知世界最小细菌的体积在0.2微米,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热相法静电挂涂超滤膜生产设备大部分采用的是简单的粉刷进行清扫,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容易出现清理不干净,且浪费时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热相法静电挂涂超滤膜生产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弘过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弘过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