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1703.9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志;田志;廖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99/00 | 分类号: | G01V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岩石 物理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数字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沉积区域的边界条件、所述沉积区域内的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粒径、以及待沉积矿物颗粒的初始位置和粒径;
根据所述沉积区域的所述边界条件、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初始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在沉积过程中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发生至少一次的碰撞后在所述沉积区域内的终止位置;
根据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粒径和终止位置、以及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粒径确定更新后的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粒径;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粒径,以及所述沉积区域的所述边界条件建立所述沉积区域内的岩石矿物颗粒的形态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区域的所述边界条件、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初始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在沉积过程中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发生至少一次的碰撞后在所述沉积区域内的终止位置,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初始运动方向;
根据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初始运动方向,以及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碰撞后的第一碰撞运动方向;
根据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第一碰撞运动方向,以及所述沉积区域的边界条件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在所述沉积区域内的终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初始运动方向,以及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碰撞后的第一碰撞运动方向,具体包括:
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发生第一次碰撞,获取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碰撞时的接触平面以及所述接触平面的法向量;
根据所述接触平面和所述接触平面的法向量确定所述初始运动方向相对所述接触平面法向量对称的对称向量;
根据所述对称向量和所述接触平面确定所述对称向量在所述接触平面内投影的投影速度;
根据所述投影速度的所在方向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第一碰撞运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初始运动方向,以及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碰撞后的第一碰撞运动方向,具体包括:
所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发生连续n次碰撞,所述n大于1,获取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发生第n次碰撞时的第n次接触平面,以及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发生第n-1次碰撞时的第n-1次接触平面;
根据所述第n次接触平面和所述第n-1次接触平面确定所述第n次接触平面和所述第n-1次接触平面的交线;
根据所述第n次接触平面和所述第n-1次接触平面的交线的所在方向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第一碰撞运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区域的所述边界条件、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初始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在沉积过程中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发生至少一次的碰撞后在所述沉积区域内的终止位置,具体包括:
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沉积区域的底部边界发生碰撞,获取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沉积区域的底部边界发生碰撞的碰撞位置;
根据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所述沉积区域的底部边界发生碰撞的碰撞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终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区域的所述边界条件、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和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初始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在沉积过程中与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发生至少一次的碰撞后在所述沉积区域内的终止位置,具体包括:
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与三个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连续循环碰撞,获取三个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
根据三个所述已沉积矿物颗粒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沉积矿物颗粒的终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7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