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凹形腰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0709.4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雅淳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A61H7/00;A61N2/08;A61F7/00;A47C27/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凹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凹形腰靠,包括主体、按摩垫和加热垫,主体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按摩垫,按摩垫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并排的按摩头,按摩头的内部中央内嵌有磁性块,按摩垫的内部设置有枕芯,按摩垫的外端设置有加热垫,加热垫的表面内嵌有若干加热按摩头,加热按摩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棒,电池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温器。通过将腰靠设计成凹形,使腰靠的本身形状符合人体腰部结构,从而起到很好的舒缓作用,达到保护腰部的效果,通过使内部材质使用软海绵,不仅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产品的柔软性和实用性,同时本发明通过将表面采用PVC材料制作而成,能根据个人的习惯进行移动和调整,带给使用者良好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靠,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凹形腰靠。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据调查显示长时间驾驶汽车,腰椎直立会导致腰部血液不流通,乳酸逐渐增多,出现腰部酸胀等感觉,如果不加治疗和防护,就会逐渐压迫脊椎,造成腰肌劳损和腰椎疾病的产生,汽车腰靠是汽车靠枕的其中一类,是一种汽车装饰品,也是一种汽车健康用品,凹形腰靠在驾驶行车过程中,可以有效舒缓长时间开车带来的腰部劳累和疲倦,对腰椎疼痛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腰靠一般为平形腰靠,这些腰靠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贴近腰部,因此不能很好地起到支撑腰部的作用,传统腰靠的内部材质一般为丝絮、羽绒等材料,起不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实用性不强,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凹形腰靠,可有效提供腰部支持,消除行车疲劳,很好的缓解腰椎疼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安全凹形腰靠,包括主体、按摩垫和加热垫,所述主体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按摩垫,所述按摩垫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并排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的内部中央内嵌有磁性块,所述按摩垫的内部设置有枕芯,所述按摩垫的外端设置有加热垫,所述加热垫的表面内嵌有若干加热按摩头,所述加热按摩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加热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池块,所述电池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温器,所述主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磨砂层,所述主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钮,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表面开有若干并排的限位孔,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颈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形状为凹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表面为PVC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枕芯由软海绵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通过电池块分别与控温器、加热棒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通过连接板和活动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和颈枕通过活动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将腰靠设计成凹形,使腰靠的本身形状符合人体腰部结构,在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贴近人体腰部,从而起到很好的舒缓作用,达到保护腰部的效果,通过使内部材质使用软海绵,不仅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产品的柔软性和实用性,同时本发明通过将表面采用PVC材料制作而成,腰靠安装简单,能根据个人的习惯进行移动和调整,带给使用者良好的舒适感,使用时靠在座椅背上腰部位置即可,可有效提供腰部支持,消除行车疲劳,很好的缓解腰椎疼痛。
2:本发明通过设置加热按摩头和加热棒可当使用者在驾驶过程中使用加热按摩头进行热疗,促进驾驶者背部和腰部的血液循环,避免驾驶者在行驶过程中因长时间坐姿不正确而致使血液流通不畅,引起驾驶者腰椎疼痛,从而增强本发明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雅淳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嘉兴雅淳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0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