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动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废弃钢渣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9975.5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7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包红旭;苏弘治;张浩;杨华;张欣;张馨月;李良玉;吕智慧;吕志忠;杨雨萌;黄颖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联合修复 修复区域 微生物 种植物 废弃 爬山虎 山顶 生态修复技术 侧区域 火炬树 文冠果 山山 蚯蚓 水体 水质 景观 美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动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废弃钢渣山的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钢渣山分为钢渣山山脚修复区域、钢渣山山侧修复区域以及钢渣山山顶修复区域,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对于山脚区域,选用文冠果、梭梭和VA菌根联合修复的方法;对于山侧区域,选用爬山虎和蚯蚓联合修复的方法;对于山顶区域,采用火炬树和AM菌根联合修复的方法。此方法不仅使得钢渣山及其周围的景观都得到美化,而且使得钢渣山周围的水体的水质得到很大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废弃钢渣山的方法,属于生态方法修复废弃钢渣山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钢铁需求巨大,钢铁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废钢渣,而这些废钢渣一般都是堆砌放置,日积月累,钢渣堆积成山,从而形成钢渣山。废钢渣中含有CaO及Pb、Cr、Zn等重金属元素,这些氧化物以及重金属元素如果进入水体,会使得水中生物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升高,如果人食用了这些水生生物,很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中毒现象,甚至会危及生命;如果钢渣表面的粉质颗粒物,在风的作用下,飘散在空气当中,形成扬尘,就会污染大气环境,甚至会对人体呼吸道系统的健康造成威胁;如果钢渣一直堆积在土地表面,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钢渣浸出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到土壤当中,使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破坏土壤原有的生态环境,还会破坏我国的耕地土壤,使耕地土壤面积减小,影响人类的生存。
目前,废弃钢渣的处理方法有冷弃法、水淬法、风碎法、热泼法、热焖余热自解法、滚筒法、粒化法。目前比较先进的钢渣处理技术是滚筒法、粒化法和热闷余热自解法。以上介绍的几种废弃钢渣山的处理方法虽然排渣速率快、工艺较为成熟,但是其共有的缺点是工艺设备复杂、设备磨损较严重、处理成本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现在一种新兴的废弃钢渣的修复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即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生物修复方法。这种修复方法的优点是修复效果明显、基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修复成本低;而且种植的植物还有美化景观的作用,还能够调节小气候。因此,这种生物处理方法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废弃钢渣山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土质性质的情况下,采取经济、高效的原则,通过采取植被恢复技术来治理钢渣山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改善钢渣山周边的水体的水质状况和绿化美化的环保技术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动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废弃钢渣山的方法,方法如下:将钢渣山生态修复区域分为钢渣山山脚修复区域、钢渣山山侧修复区域和钢渣山山顶修复区域。
(一)针对钢渣山山脚修复区域:种植文冠果和梭梭,种植土壤表面覆盖VA菌根。
选择树龄为10-15年的野生文冠果,挖取地表下30-40cm的根际和细根,获得VA菌根真菌;VA菌根真菌的繁殖基质为河砂+泥炭,扩繁载体为高丹草,扩繁在人工气候箱中,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光照控制在10000-13000lx之间,出苗后15-20天浇灌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Hongland营养液,每30天浇灌一次,培养60天,将得到的根段及培养基质的混合物覆盖到文冠果和梭梭的种植土壤表面。
所述的文冠果种植方式,采用鱼鳞坑的整地方式,定植穴的深度为60-70cm;播种量为每亩40-50kg;栽植密度为2-4m×3-5m。
所述的梭梭种植方式,采用穴状的整地方式,植穴规格为40cm×40cm×40cm,布穴呈“品”字形排列;播种方式为条播,播种量为2-4kg/亩;栽植密度为2m×3-4m,每亩种植90-120株。
(二)针对钢渣山山侧修复区域:种植爬山虎,土壤中养殖动物品种为蚯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9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钢筋整理回收再利用装置及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原位土壤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