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觉多特征的复杂道路线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9924.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苗锋;司晓云;刘文;白俊奇;马浩;郝金双;曹新星;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T7/8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特征 复杂 道路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多特征的复杂道路线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摄像头标定;(2)透视变换矫正;(3)图像滤波及兴趣点提取;(4)快速LSD线检测;(5)伪道路线剔除及合并;(6)左右边界查找;(7)道路线信息提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解决了复杂场景下道路线提取的实时性差与鲁棒性低的问题;在两个挑战性数据集Caltech和SLD都获得较高的性能,道路线提取完整性平均精度达到92%,单帧平均运行时间35ms,充分验证了本发明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视觉多特征的复杂道路线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线提取是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际场景中道路线复杂多变、油漆量不足及光照环境影响等,给成像设备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影响道路线信息提取,因此,针对复杂道路线提取方法研究是亟需攻破的难题。
针对传统道路线提取,当前主要方法是通过提取道路线边缘图或二值图,利用直线检测技术Hough或Radon生成道路线,结合图像信息去除干扰噪声。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复杂道路线提取方面的研究很少。樊超等在论文“基于改进RANSAC算法的车道线识别方法”中提出在特征提取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随机抽样一致算法,能有效解决光照变化和车道线破损等路况,但不适用于车道曲线转弯场景,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Ajaykumar R等在论文“Automated Lane Detection by K-means Clustering:A MachineLearningApproach”中提出应用k-means聚类对得到道路线轮廓进行修正,该算法优点是能提取到全部车道线,对车道线形状并不敏感,然而对于光照的变化却不够鲁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多特征的复杂道路线提取方法,能够解决复杂场景下道路线提取的实时性差与鲁棒性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多特征的复杂道路线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摄像头标定;将输入图像转化灰度图像,计算灰度图像的梯度,得到梯度图像;利用梯度图像计算棋盘网格的特征点坐标,通过迭代获取对应位置的坐标映射关系,计算标定参数点矩阵;
(2)透视变换矫正;利用标定参数点矩阵将道路图转化为自上而下的俯视图,俯视图的计算主要是通过透视变换完成,透视变换要求识别道路形状中的四个顶点坐标,并且四个坐标点应保持一定的排列顺序,坐标数据排列顺序采用逆时针且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3)图像滤波及兴趣点提取;对透视变换得到的俯视图进行快速高斯滤波;对滤波后图像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边缘增强,计算竖直方向上Sobel边缘Image1,利用HSV颜色空间的S通道和RGB颜色空间的R通道进行阈值化处理得到Image2和Image3,通过滑动窗口搜索计算Image1、Image2和Image3满足组合条件下的二值图像;
(4)快速LSD线检测;利用快速LSD线检测对上步骤(3)得到二值图像进行直线提取,获得直线集合L;检测方式采用增强改进方法LSD_REFINE_ADV,将带弧度的线或曲线拆成多个可以逼近原线段的直线,计算出虚警数量参数,通过增加精度阈值,减少尺寸进一步精确查找直线;
(5)伪道路线剔除及合并;根据道路线与摄像头成像关系对直线集合L进行修正和处理;通过仰角范围限定能排除不符合道路曲线的直线,接着对确定两个或多个直线进行合并,评估两个直线合并条件应满足距离阈值和倾角阈值;
(6)左右边界查找;对线检测结果计算其列投影,设定峰值截取阈值,利用投影向量峰值位置关系判断得到道路线左右边界的中心点坐标;在左右边界中心周围向上滑动窗口来查找并计算道路线延伸区域,延伸区域可由多个子窗口构成,多个子窗口相互连接从二值图像的底部到顶部;子窗口由底部起点搜索,子窗口中心坐标排列方向表示道路线延伸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9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