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及其制造法、模具缓冲装置及金属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9779.8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玉昌峰;纪秀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摩擦力 产生 机构 及其 制造 模具 缓冲 装置 金属 | ||
1.一种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包括金属制的孔构件、金属制的轴构件及供油机构,所述孔构件具有孔,所述轴构件在该孔构件的孔中嵌合为轴向滑动自如,并以过盈配合状态反复交替地沿轴向滑动,所述供油机构向该孔构件与该轴构件之间供给兼作冷却滑动产生的摩擦热的冷却介质的润滑油,
所述孔与轴构件以过盈配合状态进行嵌合,
在所述孔构件的孔的内表面及轴构件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用于所述润滑油通过的油槽,
所述供油机构具备向油槽的一侧端供给润滑油的供给管路和独立于所述供给管路的从油槽的另一侧端返回润滑油的返回管路,
所述孔与轴构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为0.01~0.2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孔构件以及轴构件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供不同于所述润滑油的其它的冷却介质流动的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构件与轴构件均由碳钢形成,且所述孔构件与轴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滑动面实施了固化表面处理。
4.一种模具缓冲装置,是压力机械用的模具缓冲装置,所述模具缓冲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缓冲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以及使压入的所述轴构件恢复压入前的状态的恢复机构,所述模具缓冲装置被构成为,
当冲压的滑块下降时所述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的轴构件压入孔构件,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作为压力加工的反作用力乃至阻力产生源而应用于工件的夹压,
当滑块上升时,恢复机构把轴构件压回压入前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恢复机构具有对缓冲销向上推压的空气缓冲器,并被构成为通过所述缓冲销的上升使所述轴构件恢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恢复机构具有凸轮式的脱模机构,并被构成为通过所述脱模机构的脱模销的上升使所述轴构件返回。
7.一种金属模,是压力机械用的金属模,所述金属模的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
基底;
冲头,配置在所述基底的中央;
缓冲环,以包围冲头的方式配置为上下移动自如;以及
多根隔离销,支承所述缓冲环,
所述隔离销由所述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的轴构件支撑。
8.一种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缓冲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使该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反转的反转机构,
所述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的孔构件的孔为贯通孔,所述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的轴构件的长度比孔长,
所述反转机构以压力机械的一次加压为单位对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进行反转,由此成为被压入的轴恢复至压入前的位置的状态,
所述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作为压力加工的反作用力乃至阻力产生源而应用于工件的夹压。
9.一种模具缓冲装置,是溢流型模具缓冲装置,具备由缸体与活塞构成的油压缸,并利用从该油压缸流出的工作油的阻力来发挥缓冲力,所述溢流型模具缓冲装置的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缸体的内表面与活塞的外表面中的、在压力机械的下止点附近滑动接触的部位来构成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
10.一种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的制造法,其特征在于,是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摩擦力产生机构的制造法,
所述制造法使所述孔构件与轴构件通过冷嵌进行嵌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会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97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电极连续均匀冷却装置
- 下一篇:压头自动快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