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铝极片及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8808.9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柯颖华;谢佳;付照坤;郭娜娜;白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铝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铝极片及电池模组,所述硬铝极片包括总出极片、双列硬铝极片和单列硬铝极片,所述总出极片包括采用压铆工艺组合在一起的矩形硬铝极片和带有花齿的六角头螺钉,用于与电池模组的作为总输出极的极柱电连接;所述双列硬铝极片为由一个连接部和两个焊接部组成的H形结构,用于将电池模组中相邻两列电池的多个极柱电连接;所述单列硬铝极片用于将电池模组中最外侧两列的电池极柱中除了总输出极的其他极柱电连接;所述矩形硬铝极片、单列硬铝极片和双列硬铝极片的表面均涂有拉丝面。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打包带和硬铝极片,所述硬铝极片与电池组采用激光焊接。本发明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焊接时简单方便,焊接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硬铝极片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电动汽车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电动汽车由于需求更多的电量,且电压需要与电机匹配,故通常需要将多个电池通过串联和/或并联形成一个电池模组,目前常用的电池模组成组方式主要有:1、铜片直接焊接在电芯电极上实现电池之间的串并联; 2、采用可以覆盖多个电芯长度的铜电极片,铜电极片上在对应多个电芯极柱的位置,焊接多个铝基板,再通过铝基板与电池极柱焊接,实现电池的并联;3、采用较短的铜电极片,与尺寸覆盖多个电芯的铝基板进行焊接。这三种极片串并联都存在焊接工艺复杂,焊接可靠性差,成本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的缺点。
专利 CN203466249U提供一种电极片,包括由上至下焊接在一起的铜电极片和铝电极片;专利 CN204156017U提供了一种电极片,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专利 CN205406622U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连接的硬总输出极基板和总输出极电极片; 专利 CN105304852A提供一种电极片,包括:用于与电池模组的电池的作为总输出极的极柱电连接的铝电极片以及用于与外部的高压连接端子连接铜电极片;专利CN204441374U提供一种铜电极片,该专利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双输出极结构能够具有较高的过电流能力,还有效解决了两并结构电池存在电压差时的电池稳定性问题;专利CN105914336A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铜片、电芯及多个固定于电芯上的极片,所述极片上设有凹槽,所述极片通过嵌入凹槽中的连接铜片相互连接;上述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电极片与电池的电连接,但是仍然存在着焊接工艺复杂,焊接可靠性差,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生产电池模组时电极片与电池组焊接工艺复杂,焊接可靠性差,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铝极片及电池模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硬铝极片,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由多个方形电池堆叠形成NxM的矩阵型电池组,每个所述电池上设有极性相反的两个矩形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铝极片包括总出极片、双列硬铝极片和单列硬铝极片;
所述总出极片包括采用压铆工艺组合在一起的矩形硬铝极片和六角头螺钉,所述六角头螺钉的头部带有花齿,所述矩形硬铝极片包括沿着电池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压铆段、拱形段和平面段,所述压铆段沿着电池厚度方向可以覆盖两个极柱,所述六角头螺钉设置在压铆段的中间位置,所述矩形硬铝极片用于与电池模组的作为总输出极的极柱电连接,所述六角头螺钉用于与外部的串联铜排连接;
所述双列硬铝极片为由一个连接部和两个焊接部组成的H形结构,所述每个焊接部包括沿着电池厚度方向多个间隔设置的平面段和拱形段,所述双列硬铝极片用于将电池模组中相邻两列电池的多个极柱电连接;
所述单列硬铝极片包括沿着电池厚度方向多个间隔设置的平面段和拱形段,所述单列硬铝极片用于将电池模组中最外侧两列的电池极柱中除了总输出极的其他极柱电连接;
所述矩形硬铝极片、单列硬铝极片和双列硬铝极片的表面均涂有拉丝面。
所述六角头螺钉的规格为M4~M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8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