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U2管材的退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8637.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向红亮;沈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1D9/08;C21D1/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文弘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退火工艺 塑性成形工艺 综合力学性能 退火 保护气体 高纯氩气 降温冷却 生产效率 随炉冷却 通电加热 抽真空 退火炉 形变量 管内 前炉 加热 保温 取出 便利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U2管材的退火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退火前累计形变量为99%的TU2管材放置于退火炉中,以每分钟5℃的速率加热(通电加热前炉管应事前先抽真空,并通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以避免TU2管材被氧化),使管内温度达到260‑380℃,并保温10min~90min后以5℃/min的速率降温冷却至2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本发明工序合理,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为后续的塑性成形工艺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TU2管材的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TU2无氧铜管材属于面心结构金属,具有重量较轻,导电、导热性好,不易腐蚀,且耐高温、高压等特点,通过OCC(Ohno Continuous Casting )技术与冷拉拔技术相结合制备的无缝铜管广泛应用于换热设备(如空调冷凝器、微电子换热器件等)中,同时也是信息通讯、机械、宇航、军工等行业的关键材料。然而,其制备过程中前期的加工硬化效应使得TU2管材塑性变差,不利于后期的塑性弯压成形及应用。而现有研究及专利中并没有涉及该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不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导致材料后续加工时易产生褶皱、开裂问题。经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材料硬度及强度高、延伸率低所造成。基于此,制定了合理热处理工艺来降低材料强度同时提高延伸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TU2管材的退火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U2管材的退火工艺,消除加工硬化,改善组织结构,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U2管材的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形变量为99%的盘拉TU2管材放置于退火炉中,以5℃/min的速率加热到260-380℃,并保温10min~90min;即退火温度为260-380℃,退火时间为10min~90min;
炉子通电加热前炉管应事前先抽真空,并通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以避免TU2管材被氧化;
(3)将保温后的TU2管材以5℃/min的速率降温冷却至200℃,随后炉冷至室温取出。
所述的形变量为99%的盘拉TU2管材的制备方法为:将电解铜经水平连铸、串联拉伸和圆盘拉伸得到形变99%的管材。
优选地,步骤(1)中的退火温度为260℃,退火时间为60min。
优选地,步骤(1)中的退火温度为300℃,退火时间为10min。
优选地,步骤(1)中的退火温度为300℃,退火时间为30min。
优选地,步骤(1)中的退火温度为300℃,退火时间为60min。
优选地,步骤(1)中的退火温度为300℃,退火时间为90min。
优选地,步骤(1)中的退火温度为340℃,退火时间为60min。
优选地,步骤(1)中的退火温度为380℃,退火时间为60min。
其中最佳的退火温度为300℃,退火时间为6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对TU2管材的退火处理,管材组织随温度(时间)的升高(延长)由不完全再结晶向完全再结晶转变,力学性能变化趋势为先显著降低(伸长率上升)而后趋于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8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米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纯钨纳米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