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盘数据安全存储的密钥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7295.X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非;王顺卓;汤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数据 安全 存储 密钥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盘数据安全存储的密钥管理方法,具体如下:为存储服务提供者颁发属性证书步骤中的密钥管理;存储服务提供者给用户颁发属性证书步骤中的密钥管理;用户与固态盘控制器之间的双向认证步骤中的密钥管理;数据读写步骤中的秘钥管理。本发明涉及各种功能的密钥,在密钥的产生、传输、使用过程中都对密钥进行了加密保护,并采用硬件设计的密钥生成算法,使得即使密钥的合法使用者也不能获取密钥,提高了密钥的安全性,增强了数据保护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盘数据安全存储的密钥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密钥管理方式:
1.可信平台模块(TPM)是由可信计算组织(Truesed Computing Group,TCG)定义的。TPM安全芯片嵌入到主机主板,通过TPM安全芯片将计算机的硬盘与计算机进行绑定,并且可以设置访问密码,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硬盘。TPM安全芯片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能够产生随机数、执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以及单向散列算法等,并分配了一定的安全存储区域,用于存储加解密算法使用的密钥,和用户设置的密钥,对于存储的加解密算法密钥的空间,访问需要一定身份认证;存储在TPM安全芯片上的密钥,即使掉电其密钥信息也不会丢失。
2.软件加密,使用主机的资源通过加解密算法对数据进行运算操作。使用基于软件加密产品的计算机系统,性能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主要考虑对私有数据的保护。软件加密提供的是基于文件和文件夹级加密。软件加密的特点:实施成本低,无需额外的硬件设备支持;软件加密灵活,可以支持多种加密算法,可以提供用户自主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软件加密的缺点:加解密操作使用系统资源,加解密速度受系统的影响;密钥在内存中使用,密钥使用安全性低;软件加密相对硬件加密速度慢。
3.硬件加密,数据的加解密操作独立于系统资源,通过硬件的方式实施加解密引擎。对于传统的硬盘硬件加密有两种实施方式:非硬盘生产商研发的硬盘加密卡、硬盘生产厂商的加密硬盘。
硬盘加密卡,是在主机与存储设备的数据传输路径之间串接数据加解密的设备,如Enova公司生产的X-WALL安全芯片。硬盘加密卡截取传输的数据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加解密操作,无需加密的数据直接通过加密卡,若需要执行加解密操作,硬盘加密卡内的加解密引擎实施加解密操作。整个加解密操作对于用户是透明的,无需使用系统资源。
加密硬盘,希捷公司使用FDE(Full Disk Encryption)技术在传统硬盘的基础上加入3D Crypto芯片和DriverTrust固件,并分配安全区域,存储加密使用的密钥和用户使用的密码。加密硬盘通过加密芯片对读写数据流进行加解密处理,加密操作对用户透明。
4.固态硬盘控制器加密引擎。在现有存储设备的数据保护技术中,TPM安全芯片主要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而存储在设备中数据是明文;软件加密依靠系统资源,加解密速度有限;加密卡、加密芯片透明的对数据进行加解密操作,需要独立的硬件实施,导致成本急剧上升。在固态硬盘控制器中通过FPGA方式实施加密引擎,加密引擎的操作不占用系统资源,无需独立的硬件资源,数据以密文的方式存储在设备中。因此,研究固态硬盘控制器加密引擎的实施,提出一种高效低开销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控制器是固态盘的核心技术,为了有效的保障信息安全的建设,我们只有自主掌握核心控制器技术,才能有效的在控制器内部完成数据的加密,真正透明的完成密钥和数据分离的数据存储机理研究,并形成系统级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固态盘数据安全存储的密钥管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态盘数据安全存储的密钥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1)为存储服务提供者颁发属性证书:
给存储服务提供者颁发属性证书的密钥管理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2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