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检测室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7053.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龙泉马龙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B01D47/06;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废气检测室。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的种类繁多,随着工业制作的复杂化,工业废气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通常工业废气根据自身产品来选择处理方式,针对于有的工厂生产的产品经常变化,其排放的废气成分也每次不同,很多时候经过一次净化的废气,在即将排放时,依然含有较多的有害成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这些气体进行回收再次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检测室,以期望解决现有废气排放系统未能净化干净废气时,不能对这些气体进行回收再次处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检测室,包括检测室、废气输送管道,上述检测室中设有排气管道、检测管道、喷淋塔输送管道,上述废气输送管道末端与检测管道始端相连通,上述检测管道末端与排气管道首端相连通,上述检测管道一侧设有风机,上述风机入风口与检测管道相连通,上述风机出风口与喷淋塔输送管道首端相连通,上述检测管道上设有检测口,上述检测口的下方设有气体流量计,其设计目的是,通过废气输送管道将废气输送至检测管道,通过检测口对检测管道中的气体进行检测,由气体流量计监控废气的体积流量,废气检测符合标准的,由排气管道使废气排放至大气中;废气检测不合格的,由风机使废气吸入喷淋塔输送管道,由喷淋塔输送管道将废气传递到喷淋塔进行二次净化。
作为优选,上述废气输送管道、排气管道、喷淋塔输送管道上均设有开关阀,其目的是,用于由开关阀控制各种管道的畅通与封闭,保证部分废气能够按照需要的路径传递。
作为优选,上述风机的入风口、废气输送管道、排气管道、与检测管道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且法兰盘相互之间设有垫圈,其目的是,通过法兰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垫圈保证废气不会随着连接缝隙泄漏出去。
作为优选,上述检测口上设有检测盖,上述检测盖与检测口密封盖合,其目的是,通过检测盖盖合检测口,在不需要检测时,避免了废气由检测口泄漏。
作为优选,上述检测室侧壁设有通风扇,上述检测室的侧壁设有数个通气窗,其目的是,通过通风扇、通气窗使空气能够循环,保证了检测室的通风环境,避免废气积少成多影响工作人员健康。
作为优选,上述检测室中设置分析台,上述分析台上放置有分析仪,其目的是,通过在检测室设置分析台放置分析仪,通过放置不同的分析仪对气体进行各类检测,进而保证了排放的气体的无污染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发明能够轻松的检测废气,其可以根据检测结果使废气输送到不同的处理设备中,进而针对该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废气排放系统能够保证其处理的废气对人体无害。
本发明采用的废气输送管道、排气管道、喷淋塔输送管道均设有开关阀,通过开关阀堵塞不必要的管道,能够使气体按照需求的路径进行传递。
本发明管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管道之间的稳固性,其垫圈能够防止废气由连接处泄漏。
本发明检测口上设有检测盖,通过检测盖能够在非检测时段,封闭检测口,防止废气泄漏出来。
本发明检测室设有通风扇、通气窗,能够保证整个检测室空气对流, 避免检测时的部分气体堆积在检测室,影响工作人员健康。
本发明设有分析台放置分析仪,能够便于检测废气中的各种成分含量,进而设置针对该废气的处理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检测室、2-废气输送管道、3-排气管道、4-检测管道、5-喷淋塔输送管道、6-开关阀、7-检测口、8-气体流量计、9-风机、10-检测盖、11-通风扇、12-通气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龙泉马龙机械厂,未经成都龙泉马龙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