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桶内压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6765.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范卓;张宇;毛宏勇;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F9/36 | 分类号: | G21F9/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42208 | 代理人: | 吴晓颖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固体废物 桶内压 实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物压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空间使用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桶内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同的核设施运行、检修及退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劳保产品,而这些劳保产品会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若放射性剂量超过可回收再利用标准,这些含有微量低放射性的劳保产品就没有使用价值变成了废物。这些废物不能等同于没有受过放射性污染的废物,经过简单的粉碎-打包-储存或焚烧即可,不需要很特别的管制,而受过微量放射性污染的废物需要单独分类、分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后需要单独隔离暂存,待积累到一定数量后统一运送到放射性污染废物储存场永久隔离处理。
目前国内外核设施产生的微量低放射性废物基本上都采用压实减容打包,国内外的桶内压实设备大都采用油缸作为驱动,需要配置庞大复杂的液压系统,设备外形尺寸大;投料工位多设置在设备旁,增大了操作人员接触放射性污染的可能性。例如,CN202573035U其压实采用油缸驱动竖直升降,机架上设置回程油箱,进出桶滑块与提升门采用气缸驱动,不仅要配置液压系统还需要额外提供气源,管路复杂,占地空间大,且后期维护不便;其在装置投料面板设置投料门,虽然简化了投料过程,但操作人员仍需要在装置旁进行投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桶内压实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外形尺寸适宜、可靠性高,能有效减少二次废物的产生,减少工作人员对放射性污染的接触。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桶内压实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侧面板上设有废物滑道,废物滑道与投料口连通,所述投料口设有可上下开合的盖子,盖子盖上后具有气密性;
所述机架的正面板上开设有进出桶口,进出桶口处设有闸板门,闸板门两侧的机架上设有导向槽,闸板门可沿导向槽竖直移动,闸板门与竖直蜗杆连接,位于闸板门顶部的机架内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竖直蜗杆与连接驱动电机的蜗轮配合;
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机架外部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在闸板门处设有相配合的断口,直线导轨与装有滚子可沿直线导轨移动进出的钢桶托盘连接,所述钢桶托架上放置用于收集储存放射性废物的200L钢桶,钢桶托盘上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齿轮连接,齿轮与装在直线导轨上的齿条啮合,所述钢桶托盘两侧设有支架,支架上装有电动缸,电动缸推杆与抓手连接;
所述机架顶部中间设有法兰盘,法兰盘与安装在多级电动缸上的法兰连接,多级电动缸推杆与压实盘连接;
所述机架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高压漩涡风机连接,所述高压漩涡风机通过排气管路与外部废气处理系统连通;
所述机架内废物滑道下方设有托架,托架上装有中间为圆形镂空结构的垃圾袋盛装盒,所述垃圾袋盛装盒上部沿圆形镂空设有一圈环形凹槽,垃圾袋底部展开后开口朝下叠放在凹槽中;
所述机架内垃圾袋盛装盒下方设有自动封口裁袋机构,所述自动封口裁袋机构包括与机架连接的一对齿条,齿条两端装有可同时向中间运动的两个电加热片安装板及驱动电机,每个电加热片安装板上装有上、下两个电加热片,其中一端的两个电加热片之间设有裁袋母槽,另一端两个电加热片之间设有裁袋镍铬合金电加热丝,所述齿条与连接驱动电机的齿轮啮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投料口设置在废物产生区域,废物经打包后可直接从投料口经过废物滑道进入压实装置内的200L钢桶中,隔离人员工作区与废物处理区;投料口前侧设有信号指示灯,装置进行压缩作业时,投料口盖子锁死,信号指示灯闪烁;所述盖子装有微动开关,盖子开启时,高压漩涡风机启动实现压实装置内负压,盖子关闭时高压漩涡风机延时工作后自动停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桶托盘设有凸台,与200L钢桶底部匹配,便于抓手夹紧、固定200L钢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实装置作业前将垃圾袋预置在垃圾袋盛装盒中,垃圾袋为长筒型结构,垃圾袋可通过垃圾包自重或多级电动缸推动的压实盘带到钢桶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级电动缸内部设有检测压缩作业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压缩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进行一定时间保压后返回,设定值可根据废物类型进行适当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6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斛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烘干塔用缓苏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