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6412.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学涛;李传武;杨柳;蒋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B21/02;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南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99 | 代理人: | 周月丛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助力器 制动 性能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PC上位机、真空系统、驱动装置(1)、零点装置(2)和快速装夹装置(3),PC上位机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驱动装置(1)、零点装置(2)和快速装夹装置(3)运动,记录运动结果,计算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总成的空行程和驱动装置与真空助力器入力杆接触零点位置,在线检测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真空密封性、空行程,实现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快速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系统中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制动系统中,真空助力器是利用真空来增加驾驶员施加于踏板上力的部件,真空助力器利用发动机所产生的真空,将制动力增高几倍,使驾驶员在踩踏板时省力,并能迅速制动或减速。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检测的数据不准确,直接造成零部件质量的误判断,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汽车制动安全隐患存在极大的风险。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96333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空行程检测调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测量杆,第二测量杆,第三测量杆和调整螺纹,其中,第一测量杆和第三测量杆位于两侧,且第一测量杆和第三测量杆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一端用于连接制动主缸,另一端用于连接助力器;第三测量杆的一端用于连接制动主缸,另一端用于连接助力器;第二测量杆位于第一测量杆和第三测量杆的中间,其一侧端面用于连接助力器空行程调整结构表面;调整螺纹设置于第二测量杆中部,其用于调节使第一测量杆和第三测量杆与制动主缸和助力器贴合。该检测机构设计简单,适用范围有局限性,检测数据不可靠。
公开号为CN2021262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总成空行程检测台,它包括机架、安装架、检测观察装置、真空系统以及依次安装在同一中心轴线上的精密传动插销组件定位装置和气缸夹紧装置,安装架安装在精密传动插销组件定位装置与气缸夹紧装置之间;真空系统为被测的汽车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总成提供真空运行的模拟条件,可模拟汽车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总成在行车时的工作状态来检测其空行程,并通过精密传动插销组件定位装置与汽车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总成连接进行零点调校,以及记录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总成空行程检测数据,无需人工校正,可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将与压缩空气气压源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与被测汽车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总成的进油口接头和出油口接头连接,压力表通过调压阀与压缩空气源连接,接通被测制动主缸总成出油口的气源管道与透明试管中的清水连通,与真空系统连接的真空管道与被测汽车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总成的真空单向阀连接,进行百分表零点调校时操作者通过旋转手轮观察透明试管中清水的气泡产生和停止情况,观看百分表记录下此台汽车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总成空行程的检测数据,水检检测过程费时费力,检测数据不准确。
综上所述,现有检测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检测装置采用水检方法,没有真空系统,不能模拟汽车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在行车时的工作状态,靠人工旋转尾座手轮,观察是否有水泡的产生,通过读取百分表数值来计算空行程,造成检测数据不准确;并且产品装夹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不能满足生产快速检测需求,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现有的检验方式忽视了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组装后连接处的密封性,如果存在漏气现象,大大影响了在汽车行驶中的制动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检测装置主要由真空系统、驱动装置、零点装置、快速装夹装置构成,是一种在线性能检测装置,可用于在线检测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真空密封性、空行程,检测过程由上位机控制,实现自动化检测,检测结果精确度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6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