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榨设备及其用于压榨茶叶籽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6103.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德国;梁世康;陈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16 | 分类号: | B30B9/16;B30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19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榨 设备 及其 用于 茶叶 方法 | ||
本方案公开了油脂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压榨设备及其用于压榨茶叶籽油的方法,采用压榨设备对茶叶籽进行炒制和榨油,压榨设备包括基座、油筒、旋转体和驱动旋转体转动的驱动部;旋转体位于油筒内,旋转体上设有榨油腔、进料腔和炒制腔,榨油腔和进料腔均位于炒制腔外周,榨油腔内设有与旋转体转动连接的榨油螺杆,榨油螺杆自榨油腔延伸到进料腔内。茶叶籽进行炒制和榨油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炒制:将茶叶籽放入炒制腔内炒制;步骤二、榨油:将炒制好的茶叶籽倒入进料腔内;步骤三、启动驱动部和驱动装置,使旋转体和榨油螺杆运转对茶叶籽进行榨油。本方案通过采用压榨设备,并对压榨工艺进行改进,显著提高了茶叶籽的产油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榨设备及其用于压榨茶叶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籽是山茶科植物茶的果实,是整棵茶树最具营养价值的部分;茶叶籽油是选用茶叶籽果中被蒲包裹着的籽仁粒,压榨出来的一种高端木本养生油。
目前,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冷榨法、热榨法和浸出法;冷榨法、热榨法均属于压榨法,压榨法是茶叶籽油提取的常用工艺,其中冷榨法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但价格昂贵;而热榨法可最大效率的提取茶叶籽油,因此是准常用的提取工艺。
在热榨法工艺中,榨油机是最常用的机械设备,榨油机是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茶叶籽中挤压出来的机器。目前榨油机主要包括螺旋榨油机和液压榨油机。现在市场上大多数都是螺旋榨油机。
螺旋榨油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旋转榨油机包括料斗、榨膛和油筒;进料斗与榨膛连通,榨膛设有榨螺,榨膛上设有连通油筒的油孔。螺旋榨油机运转时,先将炒制好的茶叶籽从料斗进入榨膛。由榨螺旋转使料胚不断向里推进,从而对茶叶籽进行压榨,挤压出的茶叶籽油通过油孔进入到油筒内。
现有工艺中,炒制步骤和压榨步骤分开进行,因此将炒制好的茶叶籽投入榨油机前,需运输一段距离,在运输过程中,茶叶籽的温度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在此过程中易造成茶叶籽回潮。针对这种情况,出现了全自动螺旋榨油机,全自动螺旋榨油机在榨膛上设置了茶叶籽炒制装置,一般在110℃的温度下将茶叶籽炒制完毕后直接进入到榨膛,进而避免了茶叶籽回潮的问题。
但不管是常规的螺旋榨油机还是全自动螺旋榨油机,在进行茶叶籽油压榨的过程中,均是由榨螺旋转使料胚不断向里推进,进行压榨,进而榨出茶叶籽油。在榨螺压榨茶叶籽的过程中,随着茶叶籽的压榨、压缩,榨膛内的留出的空隙越来越多,使得榨膛内茶叶籽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在榨螺旋转过程中,由于茶叶籽间的距离增大,其相互间的摩擦力降低,进而使茶叶籽的温度上升缓慢或者出现降温,茶叶籽油温度上升缓慢或降低后使得油液的黏性增强,进而使其更容易粘附在油渣上,不利于茶叶籽油的析出。
另外,常规螺旋榨油机中,油渣与油脂的分离通常是直接利用榨油机内部的压力将油脂挤出,但由于油渣的吸油能力很强,且油渣能被压缩的量有限,所以在油渣排出时,油渣中仍含有部分油脂,因此通过压力无法充分分离油渣和油脂。全自动螺旋榨油机虽然可实现真空析油,但是其是通过设置真空装置实现该目的的,真空装置的设置使得全自动螺旋榨油机的结构更加复杂,使用成本也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压榨设备及其用于压榨茶叶籽油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茶叶籽压榨过程中,因榨膛内茶叶籽间摩擦力不足,导致出油率偏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6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调高式门式液压机
- 下一篇:智慧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