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琥珀酸酐类化合物、与其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5710.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3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牛雪梅;杨晓钰;陈月桂;张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60 | 分类号: | C07D307/60;C12P17/04;C12N9/10;C12N9/02;C12N15/81;C12N15/53;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烽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琥珀 酸酐 化合物 与其 相关 基因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分子式如结构式I所示的琥珀酸酐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酵含有编码I型PKS/NRPS酶的基因,以及含有编码ER酶的基因的异源生物,得到发酵液;通过在异源生物中表达I型PKS/NRPS酶和ER酶来合成所述的琥珀酸酐类化合物;其中,
所述I型PKS/NRPS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ER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码所述I型PKS/NRPS酶的基因连接在能够用于所述异源生物的第一表达载体上;编码所述ER酶的基因连接在能够用于所述异源生物的第二表达载体上;所述第一表达载体与所述第二表达载体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达载体在连接上所述I型PKS/NRPS酶的基因之前选自pGADT7或pGBKT7。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达载体在连接上所述ER酶的基因之前选自pGADT7或pGBKT7。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码所述I型PKS/NRPS酶的基因具有如SEQ ID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和/或编码所述ER酶的基因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源生物为酵母菌(Saccharomyce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源生物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I型PKS/NRPS酶的基因连接到pGADT7载体上,得到第一表达载体;
2)将所述ER酶的基因连接到pGBKT7上,得到第二表达载:
3)将所述第一表达载体和第二表达载体共同转化至酿酒酵母中,获得工程菌株;
4)将所述工程菌株接种至酿酒酵母的液体培养基,在30±2℃ 200±50rpm培养10-14小时;按照2%-10%的接种率扩大培养,在30±2℃ 200±50rpm的条件下发酵4-6天,得到发酵液。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得到所述的琥珀酸酐类化合物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提纯的步骤如下:
a)将所述发酵液浓缩,得到浓缩物;
b)将所述浓缩物与丙酮水溶液混合并进行超声处理,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
c)所述粗提物与丙酮混合并进行超声处理,减压浓缩后得到褐色的油状丙酮提取浸膏;
d)所述丙酮提取浸膏用凝胶柱色谱分离,过程中的流出液最多每7ml更换一次接样瓶,将接样瓶中组分相同的流出液样品混合,得到凝胶柱色谱分离液;然后对所述凝胶柱色谱分离液进行柱层析,过程中的流出液最多每7ml更换一次接样瓶,将接样瓶中组分相同的流出液样品混合,得到柱层析分离液;然后对所述柱层析分离液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橘色粉末状化合物,所述橘色粉末状化合物即为所述的琥珀酸酐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57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顺式呋喃铵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霉酚酸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