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失眠症的壮药穴位贴敷药贴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5283.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覃骊兰;蓝毓营;梁钢;孙健;覃甘梅;谢沛桃;卢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6/888;A61P25/2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失眠症 穴位 敷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贴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失眠症的壮药穴位贴敷药贴及其制作方法。该壮药穴位贴敷药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酸枣仁120‑170份、柏子仁120‑170份、石菖蒲80‑120份、远志80‑120份、朱砂45‑70份、龙眼肉45‑70份。本发明从现代临床角度出发,在壮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选用自制药膏(由壮药组成)和相应穴位,并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壮医穴位贴敷疗法来治疗失眠病症,本发明制得的壮药穴位贴敷药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药物直接从穴位吸收进入机体,经络腧穴效应、中药药理作用以及透皮促渗作用,相互叠加,效用直接显著,而且因其药物组成以宁心安神为主,对不同证型的失眠症大多行之有效,适应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穴位贴敷治疗的药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失眠症的壮药穴位贴敷药贴及其制作方法,属于中药贴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壮医穴位贴敷疗法属传统的优势疗法,现代又称穴位药物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植物油等调成糊状,或将中药熬成膏剂,直接贴敷于穴位,通过经络影响所属脏腑,激发和调整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起到治疗和增强免疫等全身调整作用,即达到中医激发精气、疏导气血、调整阴阳、己平为期的目的。壮医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医学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推广应用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近百种疾病,特别是慢性、难治性疾病。由于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自然疗法己为国际所提倡,贴敷疗法以其简便廉验的优点为世人所青睐,如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贴膏辣椒膏等深受人们欢迎。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方法。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一方面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止痛消炎、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全身调整作用。影响药物透皮的因素除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外,还于皮肤所固有的可透性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证明,药物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随着内服药物疗法毒副反应和耐药性的增加,穴位贴敷疗法日益受到医学界同仁的重视。透皮给药具有独特优点,它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根据经络理论提出的穴位贴敷疗法具有经络穴位的效应以及药物的经皮吸收双重治疗特性,药物刺激穴位,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并可激发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强化特定部位的药物浓度,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拓展了方法和思路。而且由于穴位给药,药物成分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相互激发和协调作用,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使药物的外治效果优于内服效果。
失眠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彻夜不眠等。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意乱、疲乏无力,甚至以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并诱发一些心身性疾病,而失眠还是老年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 。对于失眠,中药内服有一定的疗效 ,但患者不易接受或坚持,且医疗费用较高。西药起效快 ,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停药后易复发,有耐药性和成瘾性等缺点,临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失眠研究目前是医学界的难点和热点,现代医学对失眠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失眠尚无直接地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壮医穴位贴敷疗法是流传于广大壮族地区的一种非药物疗法,是一种常用而没有伤害性的疗法,非常适合用于老幼虚弱之体,特别是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而失眠症患者多见于老人,往往不愿意服用药物,厌恶治疗,针对这类患者进行穴位贴敷疗法尤为适宜。在广大的壮族地区,壮医穴位贴敷疗法对于治疗多种疾病疗效好,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值得向同样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5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肠通便、减肥的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消炎止痒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