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多商家公有云和私有化协同部署模式的点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5010.9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4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孟奇奎;李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弘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50/1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商家 公有 云和 私有化 协同 部署 模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支持多商家公有云和私有化协同部署模式的点餐系统,点餐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智能餐桌,服务器端为云端或本地部署;智能餐桌包括一块作为桌面的触摸屏且具有唯一的设备MAC地址,服务器端包括分屏模块组和点餐模块组,分屏模块组,用于为一个餐桌设置2个或2个以上餐位ID,在一块触摸屏上设置与餐位ID个数相同的供每个用餐者登录的人机交互界面,并将餐位ID与人机交互界面相关联;在同一点餐大屏,进行分区显示,根据不同的设置,不同就餐用户使用单独的餐位ID,在单独的显示窗口上进行点餐等操作,对用户进行精确定位管理,避免订单错误、配菜错误、服务偏差等现实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多商家公有云和私有化协同部署模式的点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餐厅多数采用人工点餐,服务员需要完成从接待、倒水等服务、到点餐找到结账的全部流程,这样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在用餐高峰期,很容易由于人手不足而延长顾客等待的时间,降低了客户的用餐体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智能点餐餐桌,有的餐桌可以通过扫描餐桌上二维码进行点餐,有的餐桌上设置了具有点餐功能的显示屏,但是上述餐桌仅具有点餐功能,难以进行数据统计,且不能外接通讯其他智能设备,难以实现个性化的合理部署,不够智能;另外,现有的智能餐桌往往将整张餐桌默认为一个整体,一张餐桌上的顾客只能一同点餐,这样每个顾客便无法提出个性化的需求,并且在用餐高峰时也无法进行拼桌,使用存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多商家公有云和私有化协同部署模式的点餐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支持多商家公有云和私有化协同部署模式的点餐系统,点餐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智能餐桌,服务器端为云端或本地部署;智能餐桌包括一块作为桌面的触摸屏且具有唯一的设备MAC地址,服务器端包括分屏模块组和点餐模块组,分屏模块组,用于为一个餐桌设置2个或2个以上餐位ID,在一块触摸屏上设置与餐位ID个数相同的供每个用餐者登录的人机交互界面,并将餐位ID与人机交互界面相关联;点餐模块组,用于接收并处理用户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所输入的点餐请求和服务请求,形成订单信息。
进一步地,服务器端还包括后厨模块组;点餐系统还包括后厨终端;
后厨模块组,用于接收点餐模块组发送的订单信息,将订单信息按照预设规则的拆分为菜品信息显示在后厨终端上,并接收菜品信息更新的指令,对菜品信息进行实时状态更新。
进一步地,服务器端还包括传菜模块组和手环模块组;点餐系统还包括手环终端和配菜终端;点餐模块组、后厨模块组、传菜模块组、手环模块组和分屏模块组可以部署在同一服务器上或不同服务器上;
配菜模块组,用于接收点餐模块组发送的订单信息,将订单信息按照预设规则的拆分为菜品信息显示在配菜终端上,接收并处理修改菜品信息的指令,同时向后厨模块组发送菜品信息更新指令,向点餐模块组发送菜品配送指令信息;
点餐模块组,还用于接收配菜模块组发送的菜品配送指令信息,对菜品配送信息进行显示与处理;
手环模块组,用于接收点餐模块组发送的服务请求,根据预设规则寻找手环终端,向相应手环终端发送服务信息,并接收手环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
更进一步地,服务器端还包括设备管理模块组,设备管理模块组包括验证模块、心跳包接收模块和设备群组管理模块;
验证模块,用于接收智能餐桌、后厨终端、配菜终端和/或手环终端作为终端设备发送的激活请求,获取设备信息,并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下发对应配置文件,使终端设备变为以部署设备,其中,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型号、设备MAC地址、设备ID、SN和应用程序版本信息;
心跳包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数据,并在超出预设时间阈值的时间段不能接收到同一终端设备ID发送的连续心跳数据时,发出警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弘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弘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5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