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遮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4995.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含;王陇;丁国栋;高广磊;赵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3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遮雨装置,包括两根前柱和两根后柱,前柱为空心结构且短于后柱,前柱与后柱之间搭载有光滑轨道,在两根前柱之间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在两根前柱上部安装有发条,在两根后柱上方搭载有塑料薄膜桶,塑料薄膜桶内部有卷起的塑料薄膜顶棚,塑料薄膜顶棚在展开时完全覆盖该自动遮雨装置的顶部。可在非降雨时顶棚收起,降雨时自动遮雨,可以方便控制,克服了现有的遮雨装置在不降雨时无法将顶棚收起,会影响样地植物光照与通风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在一定降雨条件下实现自动遮雨功能的自动遮雨装置。
背景技术
大田植物水分控制实验是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有效的遮雨装置是水分控制实验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传统的遮雨装置用金属材料制作一个框架,用透明材料(玻璃、塑料薄膜等)罩在顶部,实验材料置于其中,防止雨水进入,从而达到截水控水的目的。
然而,传统遮雨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
在不降雨时,遮雨装置的存在会影响实验材料的采光与通风等,从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如果采用人工遮挡的办法(在不降雨时不设置遮雨装置,降雨来临时再加装遮雨装置),来规避遮雨装置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又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难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遮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自动遮雨装置,包括两根前柱和两根后柱,所述前柱为空心结构且短于所述后柱,所述前柱与所述后柱之间搭载有光滑轨道,在两根所述前柱之间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在两根所述前柱上部安装有发条,在两根所述后柱上方搭载有塑料薄膜桶,所述塑料薄膜桶内部有卷起的塑料薄膜顶棚,所述塑料薄膜顶棚在展开时完全覆盖该自动遮雨装置的顶部。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遮雨装置,可在非降雨时顶棚收起,降雨时自动遮雨,可以方便控制,克服了现有的遮雨装置在不降雨时无法将顶棚收起,会影响样地植物光照与通风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遮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滑轨道纵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条伸展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条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雨水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塑料薄膜顶棚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弹力阀打开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弹力阀打开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自动遮雨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两根前柱和两根后柱,所述前柱为空心结构且短于所述后柱,所述前柱与所述后柱之间搭载有光滑轨道,在两根所述前柱之间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在两根所述前柱上部安装有发条,在两根所述后柱上方搭载有塑料薄膜桶,所述塑料薄膜桶内部有卷起的塑料薄膜顶棚,所述塑料薄膜顶棚在展开时完全覆盖该自动遮雨装置的顶部。
所述前柱内部上方设置有对开式弹力阀,所述对开式弹力阀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扇片,两个扇片与其下方的雨水收集装置通过牵引绳相连,所述对开式弹力阀被向下拉动后具有向上回弹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装式电动汽车充电站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太阳能淋浴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