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74686.6 | 申请日: | 201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7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纪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缓存 优化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包括: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进行整合,得到缓存服务,并通过接口方式对外发布缓存服务;为缓存服务创建缓存配置文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配置,并对配置后的缓存数据进行缓存。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只要通过统一的API接口调用,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简单设置即可实现多种场景的数据缓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一种数据缓存优化装置,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缓存的操作主要是两种方式:
其一,使用程序自带的map对象,如jdk(Java development kit,jdk)的hashmap;
其二,采用缓存软件,如redis、memcached等。
第一种方式如果需要缓存的数据量比较大或者存储大对象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内存溢出,第二种方式的缓存软件往往仅针对一种场景比较有效,有些侧重数据量、有些侧重更新同步策略。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全面考虑不同场景的缓存需求,且配置简单、灵活、高效的缓存机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包括: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进行整合,得到缓存服务,并通过接口方式对外发布缓存服务;为缓存服务创建缓存配置文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配置,并对配置后的缓存数据进行缓存。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缓存优化方法,通过编码方式将两种缓存进行整合,优选地,一级缓存可设置为默认缓存,将两种不同的缓存抽象出统一的API接口,依据两种缓存各自的特性,实现多种场景,如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场景、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物处理)场景的支持,为缓存数据、提高查询效率、集群登陆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创建缓存配置文件,创建的配置文件支持xml、txt、面向接口编程等多种形式,十分灵活;这样对于应用而言,只要通过统一的API接口调用,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简单设置即可实现多种场景的数据缓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还包括:显示二级缓存的连接属性配置界面,并接收输入的连接属性的设置命令;根据设置命令确定二级缓存的连接属性,以将缓存数据存储至相应的二级缓存或从中取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级缓存用于缓存的数据量比较大或者大对象数据,一般为默认缓存,无需连接属性的配置;而对于OLTP场景的缓存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配置界面,对二级缓存(如redis)的连接属性进行设置,如redis主机、端口、密码、最大连接数、最大空闲连接数、最小空闲连接数、最大等待毫秒数等,使系统自动获取到Redis缓存的具体信息,从而自动进行缓存数据的存储与读取,配置方式简单、灵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一级缓存用于缓存大对象数据;二级缓存用于缓存以下至少任一项或其组合:中间计算结果、应用配置、Session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生自适应中断的存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和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