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4422.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昭伟;庞欣;贺昕;刘书芹;崔跃;袁志山;李建强;高岩;王江波;熊晓东;李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0 | 分类号: | F1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紧固 连接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1.一种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膨丝棒材(1)、中间周向加强筋(2),所述自膨丝棒材为形状记忆合金。
2.一种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膨管材(5)、中间周向加强筋(2),所述自膨管材为形状记忆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为镍钛铌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所述板材为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合金或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周向加强筋(2)数量为1条,中间周向加强筋(2)的直径是自膨丝棒材或自膨管材主体外径的1.005~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带有周向加强筋(3)和/或轴向加强筋(4),所述周向加强筋(3)数量为2-20的偶数条,对称分布在中间周向加强筋(2)的两侧,所述轴向加强筋(4)数量为1-20的整数条,所述周向加强筋(3)和所述轴向加强筋(4)的直径是自膨丝棒材或自膨管材主体外径的1.005~1.0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丝棒材(1)主体径向膨胀率为0.1~4%;直径为0.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管材(5)主体外径径向膨胀率为0.1~4%;外径尺寸为0.5~50mm,内径尺寸为0.3~49.6mm。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温预拉伸减径法成型,所述自膨丝棒材或管材拉伸变形量为3%~18%,变形温度低于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变形后直径缩小0.1~4%;所述自膨管材在长度两端预留夹持段,预拉伸变形后在长度方向切除到所需长度。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温预拉拔或模压等减径法成型,所述自膨丝棒材或自膨管材直径的减径变形量为3%~25%,变形温度低于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丝棒材(1)或自膨管材(5)感温或通电加热后外径膨胀,长度缩短,通过记忆恢复后外径的膨胀大于装配前上板、下板的内孔径,实现自膨丝棒材或自膨管材与板材紧固连接。
11.权利要求1和2所述自膨式板材紧固连接件的组合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自膨管材(5)与内部不带筋自膨丝棒材组合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感温或通电加热后,自膨管材(5)外径膨胀,大于装配前上板、下板的内孔径,实现自膨管材(5)与被接板材紧固连接;
第二步,在感温或通电加热后,内部自膨丝棒材外径膨胀大于自膨管材(5)紧固件内径,实现自膨丝棒材与自膨管材(5)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4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单点压紧释放导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固定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