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检测及跟踪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4398.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龚锐;王闪闪;金倩宜;刘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亚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14;G06T7/246;G06T7/73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检测 跟踪 视频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目标检测及跟踪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视频采集、目标检测、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以及图像采集设备,其中图像采集设备由前端图像采集设备和视频解码设备组成,获得目标物体实时视频流;目标检测分析视频图像内的目标物体位置及大小;信息处理针对连续时间内的目标物体相关信息进行实时处理,获得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轨迹及方向信息以及预判目标物体数量、位置及大小信息;信息传输将目标物体相关信息发送给图像采集设备;图像采集设备控制使目标物体始终处于画面中间区域,对目标物体的实时跟踪。本发明根据多特征的深度神经网络,利于对众多小目标的跟踪,提高识别率,有益于跟踪算法的良好运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实时跟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目标检测及跟踪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智能安防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其中目标检测及跟踪领域的智能化产品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包括交通、道路监控、公共区域、特定区域监控等。
目前,现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主要采用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识别目标物体,比如背景差分法、帧间差分法、光流法等。其原理是通过分析图像的像素点信息,对比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或前一帧图像,获得所需要的动态目标信息。
上述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通常针对多目标物体,当目标物像素占比较小时则无法正确识别目标。另外,在对于动态场景变化的过程中,如光线变化和外来无关事情干扰时也会识别错误,进而导致目标物体丢失,跟踪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准度的目标检测及跟踪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目标检测及跟踪的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嵌入式单元、交换机以及PC机,所述交换机分别与PC机、图像采集设备和嵌入式单元连接,所述交换机与图像采集设备之间连接有转换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为USB转RS485装置;
所述嵌入式单元包括目标检测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
而且,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为网络云台摄像机、云台搭载的网络枪机、云台搭载的USB摄像头或者云台搭载的摄像机模组。
而且,所述嵌入式单元为卡片电脑。
一种目标检测及跟踪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视频采集
视频采集由前端图像采集设备和视频解码设备组成,并获得包括目标物体的实时视频流;
步骤二、目标检测
通过分析获得的实时视频流,获得目标物体种类、数量、位置及大小信息;
步骤三、信息处理
根据连续时间内的目标物体相关信息进行实时处理;
步骤四、信息传输
将目标物体的预判位置、大小及速度信息发送给图像采集设备;
也将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用户操作指令返回给嵌入式单元,实现嵌入式单元与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双向通讯;
步骤五,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
根据目标物体的预判位置、大小及速度信息,判断目标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与中心区域的偏差,图像采集设备执行对应速度的3D算法,将目标物体移动到视场中心区域。
而且,所述步骤二中,目标检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实时视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亚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亚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双玻合片设备
- 下一篇:旋转型能流靶的能流制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