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4227.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强;黄猛;南树功;赵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H02J7/35;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网 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并网运行指令的情况下,开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并网自运行模式,其中,直流微电网包括分布式能源、直流负荷、储能电池、并网装置;在接收到离网运行指令的情况下,开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离网自运行模式,其中,在并网自运行模式下和在离网自运行模式下对分布式能源、储能电池、直流负荷不做调度管理。通过本发明,达到了对直流微电网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广发应用,以新能源为基础的微电网技术应用快速发展,直流微电网以其本身优势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传统的电网配电系统中电能由发电端到用电端单向流动,能源应用按照按需所取方式进行,而以新能源应用为基础的微电网系统,系统中包含分布式能源、电网、储能等多种能源应用,为了满足多种能源交互应用,微电网系统运行需要具备多种运行模式以保证能量平衡和系统稳定。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直流微电网系统需求存在差异,目前无法对直流微电网系统进行智能控制。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对直流微电网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直流微电网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接收到并网运行指令的情况下,开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并网自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直流微电网包括分布式能源、直流负荷、储能电池、并网装置;在接收到离网运行指令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离网自运行模式,其中,在所述并网自运行模式下和在所述离网自运行模式下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所述储能电池、所述直流负荷不做调度管理。
进一步地,在开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并网自运行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模式运行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模式运行指令的情况下,根据负荷特征对系统能源进行调度管理。
进一步地,根据负荷特征对系统能源进行调度管理,包括:在电价小于等于第一预设电价的情况下,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蓄电;在电价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电价的情况下,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放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价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价。
进一步地,在开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并网自运行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模式运行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模式运行指令的情况下,对家居环境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所述直流负荷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在开启所述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离网自运行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三模式运行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模式运行指令的情况下,对多个所述直流负荷进行分级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启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并网运行指令的情况下,开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并网自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直流微电网包括分布式能源、直流负荷、储能电池、并网装置;第二开启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离网运行指令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离网自运行模式,其中,在所述并网自运行模式下和在所述离网自运行模式下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所述储能电池、所述直流负荷不做调度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启单元开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并网自运行模式之后,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模式运行指令;调度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模式运行指令的情况下,根据负荷特征对系统能源进行调度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