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NPDCCH盲检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74184.3 | 申请日: | 201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8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坡;陈耕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窄带 联网 npdcch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NPDCCH盲检方法和装置,所述窄带物联网包括用户设备UE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的MSG4消息;其中,所述MSG4消息包括NPDCCH最大重复次数参数、起始位置参数及偏移值参数;所述UE依据所述NPDCCH最大重复次数参数及所述起始位置参数确定所述基站的NPDCCH发送周期;所述UE根据所述NPDCCH发送周期及所述偏移值参数确定所述起始子帧;所述UE根据所述NPDCCH最大重复次数参数确定候选盲检参数集合;所述UE根据所述候选盲检参数集合以所述起始子帧为起点针对所述承载NPDCCH的子帧进行盲检,获得下行控制信息;所述UE采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交互,减小了UE间NPDCCH搜索空间的冲突,有利于提高NPDCCH占用子帧的比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 NPDCCH盲检方法和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NPDCCH盲检装置。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是基于蜂窝网络的一种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NPDCCH(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主要用于承载窄带物联网中的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下行和上行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等。窄带物联网的调度流程为:eNB(evolved Node B,演进基站)产生DCI,指示一个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的调度时频资源,DCI通过NPDCCH发送给UE,UE接收到NPDCCH后,会在NPDSCH(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窄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下行数据,或通过NPUSCH(Narrowban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窄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上行数据。可见,灵活可靠的NPDCCH调度机制,能够使时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在窄带物联网中,1个或者2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承载一条DCI。1个CCE在时域上占一个子帧,频域上占6个子载波。UE在控制区域中需要搜索DCI所在的CCE起始位置和CCE聚合等级,这个过程称为NPDCCH盲检;现有的盲检参数的配置方案没有区分不同的应用场景,配置的盲检参数可能满足不了UE节电或吞吐量的需求。虽然盲检参数的配置方案能够使UE的调度时延最小,吞吐量最大,但是不利于 UE省电,并且没有参考覆盖等级和业务模型等信息,可能会使UE间 NPDCCH搜索空间的冲突概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NPDCCH盲检方法和相应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NPDCCH盲检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盲检参数的配置方案会使UE间NPDCCH搜索空间的冲突概率较高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 NPDCCH盲检方法,所述窄带物联网包括用户设备UE及基站,所述UE与所述基站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的MSG4消息;其中,所述MSG4消息包括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PDCCH最大重复次数参数、起始位置参数及偏移值参数;
所述UE依据所述NPDCCH最大重复次数参数及所述起始位置参数确定所述基站的NPDCCH发送周期;
所述UE根据所述NPDCCH发送周期及所述偏移值参数确定所述起始子帧;
所述UE根据所述NPDCCH最大重复次数参数确定候选盲检参数集合;
所述UE根据所述候选盲检参数集合以所述起始子帧为起点针对所述承载NPDCCH的子帧进行盲检,获得下行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