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拖曳绞车的坞内载荷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3426.7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院;彭秀清;叶适;罗汉华;裴史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曳 绞车 载荷 试验 方法 | ||
1.一种拖曳绞车的坞内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拖曳绞车(1)安装到已成型的船舶主船体上,并使拖曳绞车(1)与船体基座紧固连接;
b、根据拖曳绞车(1)的电气系统所需的电制接入岸电(2);
c、启动拖曳绞车(1)进行空载测试,以检测拖曳绞车(1)是否能正常运行并在空载测试的过程中检查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d、选择自身重量超过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的第一压铁(6),将第一压铁(6)平置在坞底;
通过第一测试连接单元使拖曳绞车(1)与第一压铁(6)连接;
启动拖曳绞车(1)进行静态试验,使试验载荷从0逐步增大到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并在试验载荷为额定载荷的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在此试验的整个过程观察拖曳绞车(1)运行时有无振动和发热现象、控制系统有无报警、船体基座与紧固件是否发生变形;
在第一压铁(6)满足试验条件的情况下,使试验载荷从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增大到超过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一定数值,在此试验的整个过程观察拖曳绞车(1)运行时有无振动和发热现象、控制系统有无报警、船体基座与紧固件是否发生变形;
e、选择合适的第二压铁(7),将第二压铁(7)平置在船下坞底的滑轨(8)上,第二压铁(7)与滑轨(8)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小于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
通过第二测试连接单元使拖曳绞车(1)与第二压铁(7)连接;
启动拖曳绞车(1)进行动态试验,在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范围内,将试验载荷从0逐步增大到某一数值,该某一数值大于第二压铁(7)与滑轨(8)之间滑动摩擦力,在试验载荷为该某一数值的状态下使拖曳绞车(1)牵引第二压铁(7)滑动一段距离,在此试验的整个过程观察第二测试连接单元是否正常、拖曳绞车(1)运行时有无振动和发热现象、控制系统有无报警、船体基座与紧固件是否发生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绞车的坞内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第一压铁(6)的重量为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的1.05-1.30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曳绞车的坞内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在第一压铁(6)满足试验条件的情况下,使试验载荷从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增大到超过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一定数值,在此试验的整个过程观察拖曳绞车(1)运行时有无振动和发热现象、控制系统有无报警、船体基座与紧固件是否发生变形的步骤,具体为:
在第一压铁(6)满足试验条件的情况下,使试验载荷从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增大到拖曳绞车(1)额定载荷的105%-130%,在此试验的整个过程观察拖曳绞车(1)运行时有无振动和发热现象、控制系统有无报警、船体基座与紧固件是否发生变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拖曳绞车的坞内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第二压铁(7)与滑轨(8)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小于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的35%-7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曳绞车的坞内载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所述启动拖曳绞车(1)进行动态试验,在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范围内,将试验载荷从0逐步增大到某一数值,该某一数值大于第二压铁(7)与滑轨(8)之间滑动摩擦力,在试验载荷为该某一数值的状态下使拖曳绞车(1)牵引第二压铁(7)滑动一段距离,在此试验的整个过程观察第二测试连接单元是否正常、拖曳绞车(1)运行时有无振动和发热现象、控制系统有无报警、船体基座与紧固件是否发生变形的步骤,具体为:
启动拖曳绞车(1)进行动态试验,将试验载荷从0逐步增大到大于第二压铁(7)与滑轨(8)之间滑动摩擦力的某一数值,该某一数值为拖曳绞车(1)的额定载荷的35%-70%,在试验载荷为该某一数值的状态下使拖曳绞车(1)牵引第二压铁(7)滑动一段距离,在此试验的整个过程观察第二测试连接单元是否正常、拖曳绞车(1)运行时有无振动和发热现象、控制系统有无报警、船体基座与紧固件是否发生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34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立式双极离心泵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分体式管道增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