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鸡饲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3102.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旭少;李志南;何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375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饲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养领域,尤其是一种麻鸡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三黄肉鸡或黄羽肉鸡是优质肉鸡的代名词,我国具有丰富的三黄肉鸡品种资源,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三黄肉鸡养殖已经形成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点突出、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产业。三黄鸡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等。三黄肉鸡其特点为羽色黄,皮肤黄,脚趾黄,故称“三黄鸡”,该鸡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适合优质肉鸡生产。本发明所述的麻鸡属于三黄鸡。
营养需要量是现代养禽生产的重要技术资料。能量是影响畜禽生长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饲料能量含量能否满足需要将直接影响三黄肉鸡的采食量、饲料效率及胴体组成,现有的三黄肉鸡鸡饲料配方设计中,其原料组成主要依据原料可测营养元素含量,其原料还是以玉米、豆粕、麸皮、石粉和预粉料为主,属于家禽典型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配方设计中没有考虑中医学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影响,配方设计存在“高营养设计,低营养吸收”现象,忽视了原料的保健功能;同时,其饲养方法单一,不论季节、气候统一用传统三黄肉鸡鸡饲料喂养,造成部分季节饲料消化差,鸡群处于次健康状态,最终导致生产成绩低下,经济效益不理想。具体表现为高温、高湿天气时,三黄肉鸡体温升高,代谢缓慢,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长速偏慢,体质下降,抵抗力减弱,甚至发生热昏厥;低温天气时,群鸡抵抗力差,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频发,饲料消化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麻鸡饲养方法,以解决高温、高湿及低温天气时,三黄肉鸡出现的热应激及冷应激等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麻鸡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0日:喂蛋白含量为20%-25%的鸡花饲料;
20-50日:喂蛋白含量为21%-24%的中鸡饲料;
50-120日:喂育肥料。
其中,所述的1-20日以圈养的形式喂养。
其中,所述的20-120日以放养的形式喂养。
其中,所述的放养形式为:早上7点放出,中午进入遮阳棚,晚上6点回笼。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鸡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养形式为:早上7点放出,中午进入树荫下,晚上6点回笼。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饲养方法可以解决高温、高湿及低温天气时,三黄肉鸡出现的热应激及冷应激等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1-20日:喂蛋白含量为25%的鸡花饲料;
20-50日:喂蛋白含量为21%的中鸡饲料;
50-120日:喂育肥料。
其中,所述的1-20日以圈养的形式喂养。
其中,所述的20-120日以放养的形式喂养。
其中,所述的放养形式为:早上7点放出,中午进入遮阳棚,晚上6点回笼。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鸡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养形式为:早上7点放出,中午进入树荫下,晚上6点回笼。
实施例2
1-20日:喂蛋白含量为20%的鸡花饲料;
20-50日:喂蛋白含量为24%的中鸡饲料;
50-120日:喂育肥料。
其中,所述的1-20日以圈养的形式喂养。
其中,所述的20-120日以放养的形式喂养。
其中,所述的放养形式为:早上7点放出,中午进入遮阳棚,晚上6点回笼。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鸡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养形式为:早上7点放出,中午进入树荫下,晚上6点回笼。
实施例3
1-20日:喂蛋白含量为23%的鸡花饲料;
20-50日:喂蛋白含量为22%的中鸡饲料;
50-120日:喂育肥料。
其中,所述的1-20日以圈养的形式喂养。
其中,所述的20-120日以放养的形式喂养。
其中,所述的放养形式为:早上7点放出,中午进入遮阳棚,晚上6点回笼。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鸡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养形式为:早上7点放出,中午进入树荫下,晚上6点回笼。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3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