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颗粒移动床过滤与淘析耦合除尘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2722.5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辉;张攀;王伟文;范军领;李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3C3/01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6606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颗粒 移动 过滤 耦合 除尘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静电、颗粒移动床过滤与淘析器耦合除尘系统及方法,静电与颗粒移动床耦合过滤除尘系统,包括静电荷载装置、粗颗粒循环系统、颗粒移动床过滤器、颗粒料斗、布袋回收系统和淘析器。采用本发明,亚微米粉尘分离效率大大提高,并可满足尾气含尘量小于20mg/m3的环保要求,实现了颗粒层与细粉尘的高效分离。可用于高温、潮湿物料的分离除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除尘系统,具体涉及静电、颗粒移动床过滤与淘析耦合除尘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燃烧排放的残留物是PM2.5的重要来源,它的去除主要采用机械式除尘、湿式除尘、电除尘和过滤除尘等技术。
旋风分离器作为机械式除尘技术,除尘机理为: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利用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分离器属于一种干式气-固分离装置,适用于粒径大于5-10微米的粉尘净化,对于直径小于1微米的超细颗粒分离效率较低。
湿式除尘技术需加入液体作为净化介质,湿式除尘器优点是除尘效率较高,在除尘的同时,还能吸收含尘气体中的其他有害成分,并使气体温度降低;能够处理相对湿度高、有腐蚀性的含尘气体。其缺点是:排出的含尘污水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二级处理;总体能耗较高;且不适用于对介质有干燥度要求的场合。
静电除尘器设备复杂,设备调运和安装以及维护管理水平高;对粉尘比电阻有一定要求,不能使所有粉尘都获得很高的净化效率;受气体温度等操作条件的影响较大。对于粉尘粒度较细的亚微米粉尘,静电除尘器分离效率较低,需采用多级串联的操作方式,往往需要3-5个电场串联进行除尘,导致设备投资大、操作维护费用高。
过滤除尘技术有布袋除尘器、颗粒层移动床除尘装置等。颗粒层移动床除尘装置,虽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点,但难以去除亚微米粉尘,分离效率低,且存在颗粒层与细粉尘难以分离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目前工业上对1μm以下超细粉尘的分离只能借助布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承受温度的能力有一定极限,在净化温度更高的烟气时,必须采取措施先降低烟气的温度,在排放气含水分较多的场合,所携粉尘有较强的吸湿性,往往导致滤袋黏结、堵塞滤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亚微米粉尘分离效率不高、颗粒层与细粉尘难以分离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静电、颗粒移动床过滤与淘析器耦合除尘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静电、颗粒移动床过滤与淘析耦合除尘系统,包括静电荷载装置、粗颗粒循环系统、颗粒移动床过滤器、颗粒料斗、布袋回收系统、淘析器;颗粒移动床过滤器一侧设置含尘气体进气管及进气分布器,另一侧设置净化气体出口,顶部入口连接颗粒料斗;静电荷载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分布器内的电极;淘析器与颗粒移动床过滤器底部颗粒出口连接,淘析器一侧连接风机,风机分别通过流量调节阀与淘析器进气口及出料口连接,淘析器出料口通过粗颗粒循环系统连接至颗粒料斗入口,粗颗粒循环系统利用提升管连接至颗粒料斗;布袋回收系统与淘析器出气口连接,布袋回收系统顶部设置净化气体出口,底部设置粉尘出口。
优选的是:静电荷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颗粒料斗内的电极,颗粒料斗内电荷与进气分布器内电荷相反。
优选的是:进气分布器内的电极和颗粒料斗内的电极经保护电阻连接至高压电源。
优选的是:颗粒移动床过滤器与淘析器之间设置卸料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尘环保机械装置
- 下一篇:混有粉尘的废气的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