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血管内专用取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2642.X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2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缪中荣;王拥军;王伊龙;李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中荣;王拥军;王伊龙;李晓青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A61B9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血管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时,脑血管内专用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和致残原因。因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为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五项随机对照研究相继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阳性的结果,已经证实血管内机械取栓可以使特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获益。我国的指南和美国指南都对适合患者的血管内治疗给予了最高的推荐级别和证据级别,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已经步入2.0时代。
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如下有代表性的血管内机械取栓装置:
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 105662532A的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半封闭结构的血管取栓装置及其血栓治疗仪”,取栓器包括由多个相互联结的单元网格组成的网管状或笼状结构,取栓器的近端处设置成封闭的锥形结构,远端的侧面上设有纵向间隙。
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 106108980A的发明专利“取栓组件及使用该取栓组件的取栓装置和取栓方法”,取栓组件包括用于由后至前送入相应血管中的取栓支架,取栓支架上连接有支架输送导丝,还包括用于置于所述取栓支架前侧的网罩,网罩上连接有网罩导丝,网罩具有朝后的用于由前至后套设于所述取栓支架上的罩口。
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 106618676A的发明专利“一种血管内血栓取出装置”,血栓回推组件释放在目标血栓远端,血栓收纳密闭组件释放在目标血栓近端,回推组件推动目标血栓进入血栓收纳密闭组件内。
目前以取栓支架为代表的取栓装置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支架金属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继发血栓风险较大;2.取栓支架顺应性差,牵拉血管位移大导致出血风险增加;3.支架取栓效率受到支架长度和直径影响,对于大负荷量血栓再通效率低,血栓逃逸问题无法解决;4.支架释放后需要有5分钟的时间等待血栓与支架充分缠结,效率低下,延缓血管再通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脑血管内专用取栓装置。达到简化手术操作,减少血栓和出血性并发症,提高取栓效率,及早实现血流再通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脑血管内专用取栓装置,包括头端微导丝(1)、血栓捕获网(2)、网环(3)、网环连接丝(4)、近端标记(5)、操控导丝(6)、装置导入导管(7)、微导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微导丝(1)位于装置最前端,连接于操控导丝(6);放射显影的网环(3)为血栓捕获网(2)的环形边缘;血栓捕获网(2)借由边缘的网环(3)和连接丝(4)连接于操控导丝(6)上;近端标记(5)位于网环连接丝(4)与操控导丝(6)连接处,脑血管内专用取栓装置通过装置导入导管(7)送入微导管(9),脑血管内专用取栓装置通过微导管(9)置于靶血管(8)内的血栓(11)远端,回撤操控导丝(6)可将血栓(11)捕获至网中取出体外。
所述的微导管(9),由镍钛合金钢丝编织,头端柔软,近端操控性好,用于将脑血管内专用取栓装置释放在血栓远端。
脑血管内专用取栓装置包括中间导管(10),由镍钛丝编织,大口径,头端柔软。
所述头端微导丝(1),放射显影,连接于操控导丝(6),连接处与血栓捕获网的远端平齐。
所述血栓捕获网(2)为聚乙烯材质,表面布满直径80-150μm的小孔,环形边缘固定于网环(3)。
所述血栓捕获网环形边缘放射显影的网环(3)具有良好贴壁性能,可以360°贴合血管壁,2mm-7mm多种规格可适配不同直径的血管。
所述网环连接丝(4)近端连接操控导丝(6),远端连接网环(3)。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放射显影的头端微导丝具有良好的可视性,有助于取栓装置定位;
2.头端微导丝柔软无创,可尽量减少操作中对远端血管的损伤;
3.血栓捕获网主体采用聚乙烯材质,质地柔软,顺应性好,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和牵拉出血风险;
4.聚乙烯血栓捕获网表面布满直径80-150μm的小孔,可在捕获血栓同时滤过血液;
5.血栓捕获网环形边缘放射显影的网环具有良好贴壁性能,可以360°贴合血管壁,即使在血管迂曲狭窄处也是如此,防止血栓逃逸;2mm-7mm多种规格可适配不同直径的血管。,释放后能自动调整以适应血管形态及尺寸;
6.放射显影的网环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可根据取栓过程中网环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发病机制,指导下一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中荣;王拥军;王伊龙;李晓青,未经缪中荣;王拥军;王伊龙;李晓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纤维镜内骨骼削磨器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包片气动针刺质量追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