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P‑ABS复合材料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2208.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宋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展鹏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5/02;C08L77/00;C08K13/04;C08K3/34;C08K3/22;C08K7/24;C08K3/04;C08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 abs 复合材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P-ABS复合材料配方。
背景技术
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 90--"0. 91g/cm3,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 01%,分子量约8万一15万。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为1%~2.5%).厚壁制品易凹陷,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很难于达到要求,制品表面光泽好。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聚丙烯塑料可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而现有的基于聚丙烯的复合材料仅具有一个树脂基体。如何设计一种PP-ABS复合材料配方,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PP-ABS复合材料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PP-ABS复合材料配方,所述PP-ABS复合材料配方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组成:PP 60-90份;ABS 60-90份;聚乙烯10-20份;环氧树脂20-30份;双氰胺5-10份;二甲基硅氧烷3-9份;硫酸钡3-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2-6份;十溴二苯乙烷15-20份;亚磷酸酯1-4份;硅橡胶10-15份;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10-25份;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3-7份;氮化硅5-10份;二氧化锆2-6份;氧化铁粉末3-5份;二茂铁粉末2-7份;油酸2-4份;吲哚丙酸1-3份;三甲氧基硅烷2-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10份;环氧大豆油1-3份;二氧化铈2-4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8份;尼龙纤维5-15份;无碱玻璃纤维7-12份;富勒烯3-6份,氧化铝颗粒5-10份,二氧化钛颗粒3-6份;多壁碳纳米管2-6份;硬脂酸甘油酯5-8份;乳化硅油1-4份,其中所述PP-ABS复合材料配方中PP的含量与ABS的含量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PP-ABS复合材料配方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组成:PP 60份;ABS 60份;聚乙烯20份;环氧树脂30份;双氰胺9份;二甲基硅氧烷8份;硫酸钡4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5份;十溴二苯乙烷18份;亚磷酸酯4份;硅橡胶12份;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20份;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6份;氮化硅9份;二氧化锆5份;氧化铁粉末4份;二茂铁粉末6份;油酸3份;吲哚丙酸2份;三甲氧基硅烷4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9份;环氧大豆油2份;二氧化铈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份;尼龙纤维12份;无碱玻璃纤维10份;富勒烯5份,氧化铝颗粒9份,二氧化钛颗粒5份;多壁碳纳米管5份;硬脂酸甘油酯7份;乳化硅油3份。
作为优选,所述PP-ABS复合材料配方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组成:PP 70份;ABS 70份;聚乙烯15份;环氧树脂25份;双氰胺7份;二甲基硅氧烷6份;硫酸钡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4份;十溴二苯乙烷18份;亚磷酸酯2份;硅橡胶12份;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15份;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5份;氮化硅7份;二氧化锆4份;氧化铁粉末3份;二茂铁粉末4份;油酸4份;吲哚丙酸1份;三甲氧基硅烷3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份;环氧大豆油3份;二氧化铈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尼龙纤维9份;无碱玻璃纤维8份;富勒烯4份,氧化铝颗粒6份,二氧化钛颗粒4份;多壁碳纳米管3份;硬脂酸甘油酯6份;乳化硅油2份。
作为优选,所述PP-ABS复合材料配方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组成:PP 80份;ABS 80份;聚乙烯12份;环氧树脂23份;双氰胺6份;二甲基硅氧烷5份;硫酸钡3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3份;十溴二苯乙烷16份;亚磷酸酯4份;硅橡胶11份;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12份;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4份;氮化硅6份;二氧化锆3份;氧化铁粉末5份;二茂铁粉末4份;油酸2份;吲哚丙酸2.5份;三甲氧基硅烷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份;环氧大豆油3份;二氧化铈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尼龙纤维7份;无碱玻璃纤维8份;富勒烯3份,氧化铝颗粒6份,二氧化钛颗粒5份;多壁碳纳米管3份;硬脂酸甘油酯7份;乳化硅油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展鹏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展鹏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