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食物营养值的电子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0359.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0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军营;陈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衡良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3/00 | 分类号: | G01G23/00;G01G23/3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食物 营养 电子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食物营养值的电子秤系统,在常规电子秤本体上,还包括摄像模块、数据库,摄像模块用于获取待测食物的图像信息,数据库中分类储存有若干种食物的营养成份数据,电子秤本体的图像识别单元与摄像模块电性连接以接收图像信息,图像识别单元从图像信息中获取若干个特征点,并且基于分类器判断待测食物在数据库中的类别,得出该食物类别的营养成份数据,主控模块根据待测食物的重量信息以及营养成份数据计算该待测食物的营养成份值并通过显示屏显示,本设计用户在称重的过程中能够一并得出该食物的营养成份值,用户根据自身健康需要妥善饮食,并且在称量过程中操作方便,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秤领域,特别是基于大数据分析食物营养值的电子秤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秤一般只用于称量物体重量,功能比较单一。
同时,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人们在日常饮食中所摄入的食物,食物的主要营养成份有蛋白质、脂肪、盐份、维生素、糖、胆固醇、GI值、热量值。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知道某种食物的营养值,对于需要进行饮食控制的人群来说,如果缺少某种营养值或过量摄入某种营养值都是对身体健康不好的,而现在市面上有食物营养秤,在称量食物前,通过输入食物代码加上称重来测量分析食物营养成份,例如:需要查询鸡蛋(代码:101)的营养值,则需要在秤体上先输入代码101,再称量鸡蛋的重量,再计算出鸡蛋的营养成份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辨别食物的种类并通过称量得出营养成份值的大数据分析食物营养值的电子秤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食物营养值的电子秤系统,包括用于承载待测食物的称台,称台设置有用于测量待测食物重量信息的称重传感器、显示屏以及分别与称重传感器、显示屏电性连接的主控模块,还包括:
摄像模块,用于获取待测食物的图像信息;
数据库,分类储存有若干种食物类别以及每种类别食物的营养成份数据;
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图像识别单元,图像识别单元与摄像模块电性连接以接收图像信息,图像识别单元从图像信息中获取若干个特征点,并且基于分类器判断待测食物在数据库中的类别,得出该食物类别的营养成份数据,主控模块根据待测食物的重量信息以及营养成份数据计算该待测食物的营养成份值并通过显示屏显示。
所述摄像模块包括设置在称台上的摄像头支架以及设置在摄像头支架上并且朝向称台的摄像头,该摄像头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库包括缓存有营养成份数据的缓存模块,该缓存模块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库还包括储存有若干种食物的营养成份数据的云数据端,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有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用于使主控模块与云数据端通讯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有用于输入预设参数的输入模块。
所述数据库中还包括累积记录用户在预设的时间区间内营养摄入量的营养摄入量计算单元,所述主控模块还电性连接有提示模块,当在预设时间区间内营养摄入量超过预设的阈值时主控模块控制提示模块进行提示。
所述数据库中还包括记录用户个人年龄和/或体型和/或饮食习惯信息的用户信息储存单元,主控模块根据用户个人年龄和/或体型和/或饮食习惯信息以及在预设时间区间内营养摄入量控制提示模块进行提示。
所述分类器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衡良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衡良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0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