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退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0249.7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宇;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崇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用 退热 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外用退热药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金银花10-18份、连翘5-10份、薄荷15-23份、藿香20-27份、黄莲7-15份、黄柏5-12份、羊蹄跟14-20份、苦参3-10份、荆芥10-18份、羌活15-23份、防风5-10份、柴胡15-22份、黄芩10-18份、吴萸6-15份、牛膝7-15份、大黄9-15份、青蒿5-15份、冰片7-15份、变性淀粉13-20份、魔芋粉1-7份、透明质酸5-12份、甘油2-7份、水1000-18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退热药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金银花12-15份、连翘6-8份、薄荷18-20份、藿香22-25份、黄莲9-11份、黄柏8-10份、羊蹄跟16-17份、苦参4-6份、荆芥13-16份、羌活18-20份、防风7-9份、柴胡18-20份、黄芩13-15份、吴萸9-12份、牛膝10-13份、大黄11-13份、青蒿8-11份、冰片10-12份、变性淀粉15-17份、魔芋粉3-5份、透明质酸7-10份、甘油4-5份、水1200-15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退热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红薯淀粉和藕粉混合均匀,加入70-80℃的水,浸泡0.5-1小时,制备成质量分数为50%-55%的淀粉溶液,将淀粉溶液温度降低至32-35℃,加入六偏磷酸钠搅拌1.5-2小时,再将温度升至40-50℃,加入次氯酸钠,搅拌2-3小时后,在40-50℃温度下烘干至水份含量为5%-9%,研磨过100目筛体,得到变性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用退热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中,红薯淀粉、藕粉、六偏磷酸钠、次氯酸钠的重量比为28-30:7-10:0.3-0.5:1。
5.一种外用退热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银花、荆芥、羌活、黄莲、黄柏、吴萸、牛膝、青蒿放入水中,浸泡1-2小时,小火煎煮40-45分钟,过滤得到药汁A和药物B;
S2、在药物B中加入水,小火煎煮20-25分钟,过滤得到药汁C;
S3、将连翘、薄荷、藿香、羊蹄跟、苦参、防风、柴胡、黄芩、大黄放入水中,浸泡0.4-0.6小时,小火煎煮10-15分钟后,停止小火煎煮,密闭维持20-30分钟,再小火煎煮5-10分钟,过滤得到药汁D;
S4、将冰片粉碎成300目,加入到甘油中,搅拌40-60分钟,得到混合物E;
S5、将变性淀粉和魔芋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F;
S6、将S1中制得的药汁A、S2中制得的药汁C、S3中制得的药汁D混合均匀后,加入S5中制得的混合物F,搅拌30-40分钟,再加入S4中制得的混合物E、透明质酸,搅拌10-15分钟,得到外用退热药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用退热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S2、S3中使用的水的重量比为4.7-5.7:2.6-2.9:6.2-7.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用退热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S2、S3中小火煎煮的温度为110-13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用退热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甘油的温度为5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崇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崇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02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搬运灰砂砖的码砖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