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9662.1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陈翔宇;熊峰;邹秋生;王曦;张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0 | 分类号: | E04H1/00;E04B1/00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属于建筑领域。包括建筑本体、第一围体和第一屋顶。建筑本体内部形成容纳室,建筑本体具有南墙。第一围体设于南墙的外侧。第一屋顶设于第一围体的顶部,南墙、第一围体和第一屋顶共同限定第一阳光室。第一屋顶包括第一透光体,阳光能够通过透光体进入第一阳光室。这种建筑结构具有温度自调节能力和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能力,无需采用高耗能的方式为室内供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高海拔寒冷地区建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如太阳辐射充足且昼夜室外空气温差大),目前一直使用的砖墙结构等普通建筑无法适应高寒地区特殊的气候特征,保温隔热性较差,难以进行自身调节,从而导致室内热环境难无法满足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需求,因此,需用其他高耗能方式进行采暖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以改善需要通过高耗能的方式进行采暖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
建筑本体,建筑本体内部形成容纳室,建筑本体具有南墙;
第一围体,第一围体设于南墙的外侧;
第一屋顶,第一屋顶设于第一围体的顶部,南墙、第一围体和第一屋顶共同限定第一阳光室;
第一屋顶包括第一透光体,阳光能够通过第一透光体进入第一阳光室。
进一步地,南墙包括基层和相变层,相变层面向第一阳光室,基层面向容纳室。
进一步地,南墙还包括保温层,保温层设于基层与相变层之间。
进一步地,相变层包括保护体和相变材料;
保护体内部形成容纳腔,相变材料填充于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第一屋顶还包括第一遮挡体,第一遮挡体上设有第一透光通道,第一透光体设于第一透光通道内;
建筑结构还包括保温体,保温体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透光通道。
进一步地,建筑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
保温体与第一遮挡体转动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保温体相对第一遮挡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透光通道。
进一步地,保温体上设有反光体,保温体相对第一遮挡体转动并打开第一透光通道时,反光体能够面向相变层。
进一步地,保温体包括接触部和封堵部,接触部具有用于与第一遮挡体接触的接触面,封堵部设于接触面上;
保温体相对第一遮挡体转动时,封堵部能够封堵于第一透光通道内,以将第一透光通道关闭。
进一步地,建筑结构还包括第二围体和第二屋顶;
建筑本体具有东墙,第二围体设于东墙外侧,第二屋顶设于第二围体的顶部,东墙、第二围体和第二屋顶共同限定第二阳光室;
第二屋顶包括第二透光体,阳光能够通过第二透光体进入第二阳光室。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
建筑本体,建筑本体内部形成容纳室,建筑本体具有东墙;
第二围体,第二围体设于东墙的外侧;
第二屋顶,第二屋顶设于第二围体的顶部,东墙、第二围体和第二屋顶共同限定第二阳光室;
第二屋顶包括第二透光体,阳光能够通过第二透光体进入第二阳光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联合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