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荞麦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9520.5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涪城区三木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荞麦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苦荞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荞麦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富含生物类黄酮,是重要的保健食品资源。全国常年种植面积500-600万亩,总产60-65万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是苦荞主产区,近些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并略有增长,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湖北、湖南等省(区)呈扩大趋势。荞麦属直根系作物,根系浅而不发达,同时子叶出土幼苗,幼苗生长细弱、顶土能力较差,荞麦又是异花授粉,为虫媒花。荞麦播种出苗后30~35d开始开花,花期较长,但授粉率低,故而不适当的种植方式,容易使得苦荞出苗率低、结子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苦荞麦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苦荞种植容易出现出苗率低、结子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苦荞麦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播种苦荞前,先将播种地进行松土,将土地翻成垅,喷洒肥水至土壤水分含量50-55%,肥料用量100Kg/亩,将苦荞麦种均匀撒在各个垅上,然后在各垅上覆上一层离地5-10cm高的膜;
(2)育苗、分栽:待垅上的苦荞麦出苗至2-3cm高时,将膜掀开,通过轻风喷雾方式进行加湿补肥,直至苦荞麦生长至10-15cm,进行分栽;
(3)授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上午8~10时,用柔软的布条,2人各拉一头,在露水干后顺风向把布条从荞麦植株上轻轻拉过,每隔2~3d授粉1次;
(4)收获:当荞麦全株籽粒有出现黑褐色或黄褐色时,选晴天露水干时适时收获,收割时轻割轻放。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选用合适的播种方式以及人工授粉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苦荞种植容易出现出苗率低、结子率低的技术问题;
(2)播种时采用隔空覆膜的方式,不与地面直接接触,避免覆膜影响出苗,同时覆膜后,地面水分散发少,苦荞发芽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少,有助于维持温度,辅助苦荞出苗;
(3)通过轻风喷雾方式进行加湿补肥,能在加湿补肥时减少对植株的伤害;
(4)本发明采用的人工辅助授粉方式,轻微柔和,对植株无损害,花粉交叉多,授粉速度快。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苦荞麦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播种苦荞前,先将播种地进行松土,将土地翻成垅,喷洒肥水至土壤水分含量50-55%,肥料用量100Kg/亩,将苦荞麦种均匀撒在各个垅上,然后在各垅上覆上一层离地5-10cm高的膜;
(2)育苗、分栽:待垅上的苦荞麦出苗至2-3cm高时,将膜掀开,通过轻风喷雾方式进行加湿补肥,直至苦荞麦生长至10-15cm,进行分栽;
(3)授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上午8~10时,用柔软的布条,2人各拉一头,在露水干后顺风向把布条从荞麦植株上轻轻拉过,每隔2~3d授粉1次;
(4)收获:当荞麦全株籽粒有出现黑褐色或黄褐色时,选晴天露水干时适时收获,收割时轻割轻放。
采用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常用方法,分别播种2公斤相同的苦荞麦种,其中的发苗率、产量如下表所示:
表1 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种植方法的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涪城区三木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绵阳市涪城区三木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声波测温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温度多点检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