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充电接口安全隐患有效解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9062.5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余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百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15 福建省福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充电 接口 安全隐患 有效 解决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接口安全隐患有效解决方法,当你的爱车改造后或买来就是电动车防触电安全充电口配置,同时配置相应充电器或改造电动车充电器专用阳式接头,该系统当即就可以让你拿起硬币,钥匙来验证,小孩手指放心触碰,即使铁钉铁丝插入单孔也不至事故发生,从此你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就是本发明的终极目标,也是电动车充电接口安全隐患有效解决方法大功告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接口安全隐患有效解决方法,该技术归属环境安全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最近一段时间,因电动车电源引发事故的报道不断,湖北武汉一名3岁大的小孩用硬币触碰到电动三轮车充电插口时,三根手指头被烧焦;广西南宁一位年轻妈妈把电动车钥匙扔给宝宝当玩具,没想到宝宝拿钥匙插进了电瓶插孔里,导致插孔爆炸起火,宝宝一只手的四根手指被烧伤;扬州城北乡槐南村一名小女孩,好奇地将一只小铁钩捅进电动车蓄电池插孔内,导致手指被电击伤。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如此多的事故,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均碰触到了电动车充电插口,引起电流短路从而发生了事故。 实习生 田方苏
事故频发 碰了电动车充电口,多名孩子受伤
现在很多家长骑两轮电动车带孩子外出时,大多喜欢把孩子放在车头处的位置;同样,骑三轮电动车出行时,孩子坐在后面,但有一个位置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小朋友好动,一不小心碰到这里,后果极其危险。这个安全隐患就是电瓶的充电插口。
最近,家住武汉汉阳区棉花街的苏婆婆和老伴骑着一辆三轮电动车,带着3岁大的孙子去汉阳江滩玩,在准备回家时,孙子哭着要糖吃。苏婆婆为了哄孩子,拿出一枚1元硬币给孙子玩,没想到,这个熊孩子手拿这一枚硬币坐在后车厢里到处点点戳戳,不小心戳到了电动车的充电插口,嘭的一声,火花闪现,冒出一股黑烟,孩子右手被烧黑,人也被电翻。随后,孩子被紧急送到医院救治,所幸,经过治疗并无大碍。
无独有偶,南宁的一位年轻妈妈为了让孩子自己玩一会儿,就把电动车的钥匙拿给宝宝当玩具。没想到,宝宝竟然拿着钥匙戳进了电动车的电瓶插孔里,导致插孔爆炸起火,宝宝手指也被烧伤了。送至医院治疗时,宝宝一只手上的四根手指被烧伤。而扬州市城北乡槐南村一个顽皮的小女孩,因好奇将一只小铁钩戳进电动车蓄电池插孔内,导致手指被电击伤。
医生说法 金属物接触充电口,易短路产生火花
南京瑞鑫烧伤专科医院副院长陈曦告诉记者,该医院每年也会接诊一两例因触及电动车电瓶电源的烧伤事件,伤者主要集中在3至4岁的孩子,轻一点的是表皮灼伤,重一点的就是肌肉及肌腱坏死,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功能。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奇心强,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喜欢乱摸乱戳陈院长说,这类事故发生时,孩子通常用金属导电物体插进充电插孔,同时触碰了正负极造成短路,瞬间产生爆炸火花而烧伤。
记者走访电动车专卖店发现,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品牌的电动车电源插孔是加了弹簧盖的,充电时掀起弹簧盖插入电源线,拔掉电源线,弹簧盖自动盖住插孔。扬子晚报记者在集庆门大街某品牌电动车专卖店里询问电源插孔是否安全:工作人员说,都是加盖的,干燥的手触摸到电极问题不大。该销售员还当场演示了一下,她把门口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电源线拔出,将手指伸进插孔触摸电极并没有出现火花。
记者又问如果有金属物同时触碰充电孔电极会不会出事:她说:绝对不可以,肯定会短路,正常情况下干燥的手无意中碰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遇水或导电体插入就十分危险。虽然插孔加了弹簧盖作为保护,车身也有漏电保护装置,但是电瓶本身就是电源,用户还是要按照说明书使用,不要让儿童触碰。记者又走访了其他品牌的专卖店,经销商说如今市面上销售的电动车充电插孔大多数都有弹簧盖、车身线路有漏电保护器,即便如此,家长也要管好孩子,毕竟弹簧盖掀起来也容易,避免让儿童触碰。
业内专家 电动车最好停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百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百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