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8100.5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又云;李松皓;李昊阳;杨立;鲁昆明;冯国春;谢柯;朱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B3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轨道 沉降 实时 消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和用于调节轨道高度的高度调节系统;
支撑杆的下端设置在铁路的桩基础(1)一侧的地基中;
高度调节系统包括顶升机构、控制器(5)、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顶升机构设置在铁路的线路桥(2)的顶部与用于支撑铁路的轨道板(8)的橡胶支座(4)之间;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轨道板(8)侧面和支撑杆的上端,或者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分别设置在支撑杆上端和轨道板(8)的侧面;
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出信号;
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器(5);
控制器(5):用于接收信号接收器传输的信号,根据该信号来控制顶升机构动作,以调节橡胶支座(4)的高度,并进一步消除轨道的沉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1)的上端与线路桥(2)连接,顶升机构埋置于线路桥(2)顶面以下,顶升机构的顶面与橡胶支座(4)底面固定连接,轨道板(8)架设在橡胶支座(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为细长杆(11),细长杆(11)下端头的水平高度低于桩基础(1)下端头的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为液压千斤顶(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为红外信号发射器(10),信号接收器为红外信号接收器(9),红外接收器(9)沿高度方向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道红外感应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接收器(9)沿高度方向每隔1~2mm设置一道红外感应线(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感应线(12)设置两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架设在轨道板上。
9.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示的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发射器向信号接收器发射信号,信号接收器接收该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器(5);
当桩基础(1)发生沉降时,桩基础(1)、线路桥(2)、橡胶支座(4)、轨道板(8)和顶升机构整体沉降,支撑杆未沉降,信号接收器上接收信号发射器发出信号的位置发生变化,控制器(5)根据该位置变化信息来控制顶升机构向上顶起橡胶支座(4),进而使轨道上升至预设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沉降实时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红外信号发射器(10)安装在支撑杆上,红外信号接收器(9)安装在轨道板(8)上,调整红外信号发射器(10)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在一道红外感应线(12)略偏上的位置;
当桩基础(1)发生沉降时,桩基础(1)、线路桥(2)、橡胶支座(4)、轨道板(8)和顶升机构整体沉降,支撑杆未沉降,此时红外信号发射器(10)发出的红外线相对红外信号接收器(9)上移,当红外线照射在下一道红外感应线(12)上时,控制器(5)控制顶升机构向上顶起橡胶支座(4),同时红外信号接收器(9)随橡胶支座(4)一起上移,当红外线又照射在前一道红外感应线(12)上后,控制器(5)接收到红外信号接收器(9)发送的信号并控制顶升机构停止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81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