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7776.2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钦柱;姚冬;黄松;韩来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06;G08B17/10;G08B1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311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山火 预警系统 及其 预警 方法 | ||
1.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系统、传输与控制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所述数据收集系统包括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可见光摄像机、光线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传输与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和报警器,所述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可见光摄像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信号传送至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将信号进一步处理并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触发报警器报警,所述后台服务器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反馈所述中央控制器进而控制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
2.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南网GIS信息平台获取输电线路周边的地形地貌数据;
步骤(2):根据输电线路周边的地形地貌数据,收集整理监控地区1-12月份的输电线路着火点数量,结合输电线路沿线易引发火灾的农田、森林、灌木丛等区域的位置信息及地理信息,通过南网GIS信息平台绘制出监控地区的输电线路山火易发区域分布图,分析可能产生的着火点位置,合理布置数据收集系统及传输与控制系统;
步骤(3):通过光线传感器获得的光照强度使中央控制器控制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的启动及关闭,在白天光线强烈时开启可见光摄像机,在光线较暗或者夜间开启红外热成像摄像机,通过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获得的气象信息从而使中央控制器控制可见光摄像机的检测频率;
步骤(4):将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的检测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将信号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步骤(5):后台服务器对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的检测结果进行图像处理及判断,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预测及警示,对已检测到的着火点发出警报并展开相应的火灾趋势预测,为运维人员现场应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输电线路周边的光照强度,将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通过中央控制器设定的光照强度阈值来控制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及可见光摄像机的开启及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所采集的气象信息来确定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或可见光摄像机的拍摄频率,在中央控制器中设置阈值,当温度、湿度及风速均未超过阈值时,拍摄频率为每一小时进行一次全景拍摄;当有一个因素超过阈值时,拍摄频率为每半小时进行一次全景拍摄;当有两个因素超过阈值时,拍摄频率为每10分钟进行一次全景拍摄;当三个因素均超过阈值时,开启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双重探测模式,拍摄频率为每5分钟进行一次全景拍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所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及形态学处理,并对最近三次图像数据进行识别比对,判断是否存在疑似着火点的高危热源,若三次图像数据无变化,则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的检测频率不变;若存在疑似着火点,则对中央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对疑似着火点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山火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收集的温度、湿度、风速及风向信息,结合输电线路附近的地理信息,基于山火趋势预测算法,针对疑似着火点位置计算火灾发生概率,根据计算的概率控制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检测的频率,对已检测到的着火点,模拟山火的发展趋势及走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77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