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素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7417.7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拥军;刘永刚;郑新国;郑爱彬;候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武宣金牌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6;B32B17/04;B32B17/02;B32B27/36;B32B13/14;B32B13/12;B32B27/32;C08L95/00;C08L97/00;C08L53/02;C08L29/04;C08L1/28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459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沥青层 沥青防水卷材 木质素改性 防水卷材 改性沥青 隔离层 改性纳米碳酸钙 羧甲基纤维素钠 气相二氧化硅 扯断伸长率 硅烷偶联剂 磷酸三丁酯 从上到下 聚乙烯醇 耐老化性 石油沥青 制作工艺 重量份数 抗撕裂 木质素 耐高温 耐水性 耐盐碱 上表面 胎基层 五层式 下表面 粘结性 酚化 制备 生产 | ||
一种木质素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为五层式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上表面隔离层、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下改性沥青层和下表面隔离层;所述的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是由改性沥青制得,所述的改性沥青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酚化木质素40‑50份;SBS改性剂20‑25份;90#石油沥青50‑6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改性纳米碳酸钙5‑8份;磷酸三丁酯5‑8份;聚乙烯醇6‑9份;气相二氧化硅6‑9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5份。本发明生产得到的防水卷材的抗撕裂强度、粘结性、耐水性、耐老化性以及耐高温和耐盐碱等性能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具有较高的扯断伸长率,而且制作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尤其是涉及一种木质素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防水化学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抗老化性和防水能力,长期以来被广泛的用作筑路、防水和密封等材料。用于防水工程有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等的优点,是国内外防水防渗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
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木质素在自然界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机化合物。全世界的制浆造纸工业每年可产生约5000万吨工业木质素。我国制浆造纸废水排放量约为50亿吨,居我国各类工业排放量的首位,造纸工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据统计,我国县及县以上造纸及纸制品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18.6%,其中处理排放达标量占造纸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49.3%。但目前造纸行业约占排放总量50%的废水尚未进行达标处理。而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因此每年造纸产生的木质素也高达450万吨。由于其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和目前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迄今为止,只有仅仅6%左右工业木质素得到有效利用,绝大部分木质素浓缩后作为燃料烧掉或直接排入江河。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为解决能源短缺,人们正在加紧开发生物质制乙醇燃料。在生物质发酵制乙醇的生产过程中,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不同,在经历稀酸预处理、糖化和发酵步骤后,不能转化为可发酵糖,是固体残渣,即生物质乙醇燃料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木质素副产品,其有效利用将直接影响生物质制乙醇的经济竞争力。
申请人检索到利用木质素作为改性剂对沥青进行改性的相关文献如下:
申请号:201310647897.2;申请人:河海大学;发明名称:木质素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摘要:木质素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由以下步骤制备而得:(1)木质素的提取;(2)木质素的精制;(3)木质素的改性;(4)将步骤(3)所得改性木质素与石油沥青置于反应容器中,加入Na
申请号:200810011462.8;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发明名称:一种木质素改性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改性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沥青组合物是由60%~98%的渣油和/或沥青、1%~30%木质素、0.5%~10.0%的稳定剂组成,其中稳定剂为抽出油和/或煤焦油。本发明利用抽出油和/或煤焦油为稳定剂,能使木质素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沥青中,可以明显降低木质素在沥青中的沉降速度,提高木质素改性沥青的稳定性,有利于木质素改性沥青的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武宣金牌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武宣金牌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7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纺织品材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用背板及包含其的太阳能电池